返回

第202章 大华造T1型坦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有25度,而且根本无法做到在运动中开火,坦克炮必须在坦克车停下来摆正位置之后才能对敌军阵地开炮。好在T1型坦克还在右前进方向装备了一挺12.7mm重机枪,以实现前向突击时用机枪杀伤正面的敌军士兵。

    其次,再说一说T1型坦克的装甲防护。按照张林的要求,作为主战坦克使用的T1型坦克,必须能够抵挡小口径甚至是中等口径陆战炮的攻击,达到一种无法被火炮摧毁的效果。陆战炮打出的多为一触即爆的魔核弹,炮弹基本上不具备什么穿甲能力,这种相当于榴弹的炮弹,若是放在后世根本无法对坦克造成有效伤害。但是T1型坦克因为自身结构稳定性差、坦克车身材料技术不成熟等种种原因,在二级魔核炮弹面前表现出了极差的防御性能,几乎是一炮过来,坦克车身直接被压垮,极容易出现坦克内部的士兵安然无恙但坦克却是已经近乎报废的情况。

    考虑到坦克自身结构问题,坦克研发项目组在T1型坦克的正面装备了一块75mm厚的同质钢板,可抵御100mm口径及以下口径炮的正面轰炸,至于车身两侧、顶部和尾部位置,则只有15mm至30mm的装甲厚度,仅能够抵御魔能炮的火力。

    再次,再论一论T1型坦克的机动性。

    T1型坦克乃是履带式坦克,有着一根长为3.2米阔度为560毫米的金属履带,比轮式装甲车有着更好的防御性和越野性能,可越过的垂直障碍为0.6米,可通过的最大堑壕为1.4米。T1型坦克由大华帝国目前所能制造的最大功率魔核内燃机提供动力,拥有着180匹马力的动力输出。以180马力的魔核内燃机作为动力,这对于一辆拥有着较大吨位的坦克而言,明显有些不足。要知道,因为装载了较多的装甲,又装载了一门75mm口径炮,T1型坦克的重量已经高达24吨。如此折算下来,T1型坦克的单位功率约为7.5马力/吨,这使得T1型坦克的最大陆地时速(公路)仅有不到15公里/小时,行进过程中明显后劲不足,爬坡能力更是差得离谱,最大爬坡角度仅有20%(约为11度,tan11°=19.4%)。而且,受到车身材料以及关键部位元件的使用寿命的影响,虽然魔核内燃机可以近乎无限地提供动力能源,但T1型坦克的最大行程却是不超过200公里。连续行驶200公里之后,T1型坦克上包括履带在内的多个关键部位的元件会将可能因为寿命耗尽而不得不进行更换。所以,华军的坦克部队在行军中,将会携带大量用以更换的器件,尤为考验后勤。

    最后,在议一议T1型坦克的造价。Z1型装甲车和T1型坦克,都是张林大开金手指造就的超时代产物,车型图纸和其中的核心技术乃是张林这个机械系高材生亲自提供。可即便是如此,Z1型装甲车的研发费用依旧高达五千万华币,而T1型坦克的研发费用则是高达惊人的八千万华币。可以说,不论是Z1型装甲车还是T1型坦克,都是张林直接用钱堆出来的。任何成功都是有代价的!Z1型装甲车和T1型坦克的成功面世,其代价就是大华帝国那每年高达上亿华币的科研支出。在装甲车和坦克定型后,一辆Z1型装甲车的造价为2.1万华币,一辆T1型坦克的造价为4.8万华币。相比于一辆外售型新飞龙汽车才几百华币的造价,不论是Z1型装甲车还是T1型坦克,都可谓是造价惊人。

    火力算不得强大、防御能力差、机动性不高、越野能力不行、造价还高昂,而且机器部件还极其容易出现故障,这便是大华造T1型坦克的特点。

    但是,不论如何,坦克就是坦克,在其他国家没能研制出坦克之前,T1型坦克绝对是陆地战场上最为逆天的存在。当下时代,T1型坦克就是陆战之王,它也必将以摧枯拉朽的姿态蛮横地摧毁前方的任何敌军力量。

    驻守于双子城且正眼巴巴地等着伯力方向援军的俄军,将会成为华军T1型坦克炮口下的首批牺牲品。

    1898年1月22日上午,已经集结于双子城南面的华军对俄军驻守的双子城发动了进攻,全面进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