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三地被列强们强加道了头上。但若是与军事实力强大的大华帝国签订了此条款,以后若是再出现西方列强欺压清廷的事情,便是可以一定程度上地倚靠大华帝国这座大靠山。
兵临城下而结成的城下之盟,注定要带有一定的屈辱性。妄图苟且偷安,清朝廷将山东和东北三省割让给了大华帝国,换来了一个华军三年不对清廷用兵的承诺。从此,大清仅剩下直隶省紧挨着渤海湾的部分海岸线,海岸线总长度仅剩下三百多公里。再加上辽东和山东尽入大华,被辽东和山东所包裹着的渤海将会尽在大华的掌控之内。山东和东三省从此归属大华,意味着大清帝国自西南到东北,将会全部被大华帝国的势力范围所包围,几乎沦为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内陆国家。
大华帝国与清朝廷签订的停战协定,很快便是被公开。当英法德美等国得知清廷竟然与大华帝国签订了这样的条约,当即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令列强们不满的,乃是停战协定的第四条——清朝廷有责任维持现有领土之完整以及现有主权之不丢失,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将任何一块国土割让给他国。在清廷遭遇边境势力独立或周边他国入侵之时,大华帝国有义务协助清廷维持现有国土和主权之完整,必要时可直接出兵干预。
列强们认为,这一条款分明就是针对他们的。但是,即便是不满,列强们又能如何呢?抗议?维持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乃是一个国家最为基本的持国之道。他们这些非华人国家有什么理由抗议?他们若是对这一条款进行抗议,岂不是自扇耳光表明自己要欺负清朝廷的意图?
更何况对清朝廷而言,这是一条唯一对自己有利的条款,他们就算是再懦弱无能,又怎么会傻到去更改这一条款?
至于清廷割让山东和东三省之事,列强们对此也只能表现出无可奈何。他们倒是可以通过给张林施压,让张林吐出这些地盘,起码要让张林把山东吐出来。但是,华军已经占领了山东和整个奉天,而吉林和黑龙江则很快要沦为华俄战争的战场。出于战争需要,华军是不可能把东北三省吐出来的。至于山东,那就完全得看张林的态度。
被张林吃到嘴里的东西,他从来没有吐出来过。偌大的南方十省都被张林吞了,难不成张林会连一个小小的山东都吞不下?
再说了,张林虽然已经势大如列强,但他治下的大华帝国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华人政权。两个华人政权之间的纠纷,两个华人政权之间缔定什么协定,英法德美等国还真的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介入。就好比英国再怎么强大,她也不敢去干涉德国或者法国的内政。列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暗中支持承认着一切不平等条约的清朝政府,以期盼着清廷能够一定程度上地牵制住日益做大的张林。
在这份停战协定中,最无辜的,应该算是朝鲜了。朝鲜乃是大清的藩属国,但却在1876年的日朝《江华条约》中被迫宣布独立,从此朝鲜这个小三便在大清和日本之间来来回回。三年前日朝战争中因为张林打败了日本,使得朝鲜幸运地没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后朝鲜选择了重归大清的怀抱。这几年来,随着大华帝国国力日强,而大清朝廷国力日衰,身为大清藩属国的朝鲜的确有着倾向大华的趋势。身为小国的朝鲜,自然是想找一个更粗的大腿抱抱。而碍于国内保守派的坚持,朝鲜与张林治下的大华帝国的关系一直都是不冷不热,朝鲜王国也一直没有舍弃自己大清藩属国的身份。在大华帝国与大清签订的停战协定中,仅有的五个条款中却是有着一个单独条款提到了朝鲜,说是朝鲜可以自行重新抉择自己的宗主国。这分明是在通告朝鲜,身为小三的你们,从此属于大华了。
随着大华势力的北移,与朝鲜隔着黄海的山东已经差不多变成大华的地盘,与朝鲜北部接壤的辽东和吉林也将会变成大华的地盘,再加上南面已经沦为大华保护国的日本,朝鲜国已经完全被大华给包裹在了其中。
这样一来,朝鲜这一弹丸小国,这个小三级的国家,想要生存,想要不受到西方列强们的欺负,便只剩下一个选择——依附大华。清廷这个糟老头子已经年老色衰且体力不支,朝鲜这个小三自然得贴上年轻力壮的大华。
不论如何,在华军雷霆般的军事逼迫下,大华与大清终究算是消停了下来,很多事情直接变成了既定事实。列强们暂时也只能默许局势发展到了如今这个局面。虽然目前这个局面列强并不愿意看到,但是,不愿意触及张林霉头的列强们,只能把打破这一局面的唯一希望,寄托在了已经对华宣战的一个强大帝国——沙俄。
华清停战协定刚刚签订,大华与沙俄之间的这场声势浩大的国之战争,却是已经拉开了帷幕。
大华帝国与沙俄帝国的这场战争,竟是比任何人预料的都要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