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步兵师从陆地一路北上的同时,华军的海军部队也有所行动。之前出于往辽东运兵的需要,华军用以封锁威海的12艘战舰曾一度撤去了一半,仅留有两艘大蛟龙级和四艘蛟龙级继续封锁威海卫。虽然华军仅留下六艘战舰封锁威海,但威海军港内的清军却依旧是不敢动荡半分,丝毫不敢做出抵抗。原本,北洋舰队的将领们以为华军只是出于防备的目的而将北洋舰队封锁于威海卫,不会再有进一步的军事行动。不过,在26日上午,游弋于威海军港外侧海域的华军战舰却是突然变多了起来。12月26日上午10:30,大华海军少将李冬兵派人给北洋水师代理提督刘步蟾直接送来了最后通牒:要求北洋舰队立即无条件向大华海军投降,否则华军舰队将马上强攻威海。
李冬兵送来的要求北洋全军立即投降的最后通牒,直接把刘步蟾、邓世昌和林曾泰等北洋将领吓了个半死。眼下,华军已经集结了多达16艘战舰于威海港外,分别为两艘排水量吨位超过9000吨的大青龙级战列巡洋舰、两艘排水量吨位为6350吨的青龙级战列巡洋舰、六艘大蛟龙级装甲巡洋舰,以及六艘蛟龙级装甲巡洋舰。青龙级和大青龙级这种战列巡洋舰,在清军水师的眼中那就是彻头彻尾的铁甲战列舰,而且还是航速惊人的超级战列舰;而那航速高达23节且拥有着高达170mm装甲防护能力的大蛟龙级装甲巡洋舰,在清军水师的眼中,那就是拥有着惊人航速的高性能半铁甲舰,是足以力压大清镇远定远二舰的强大军舰;即便是华军中的蛟龙级装甲巡洋舰,北洋舰中也无法找出任何一艘巡洋舰能够与之匹敌。
回想三年前,华军仅凭着一些少量的蛟龙舰和大蛟龙舰和几艘改装后的日俘虏舰便是将强大的日本联合舰队全歼于东海。现在的大华海军,比三年前不知道强大了多少倍。面对如此强大的大华海军,一直停步不前且仅有一些老式战舰的北洋舰队如何能够与之对抗?
对北洋而言,投降貌似是唯一的活路。
就在刘步蟾用电报向朝廷请示而朝廷尚未给出答复的时候,强大的大华舰队竟然直接强行开进了威海卫军港。被大华战舰那巨大的炮口直接抵着,根本不敢也不愿与华军舰队开战的北洋水师官兵们纷纷向着华军投降,一艘艘老朽的北洋战舰相继升起了降旗。面对这种一面倒而北洋军士们争先投降的局面,刘步蟾、林曾泰、邓世昌等北洋将领,只能在相互对视一眼之后,仰头一声长叹。
1897年12月26日上午11点15分,自代理提督刘步蟾以下,北洋水师全体官兵正式向华军投降。清朝廷,丧失了其最后一支海军力量。
12月27日上午,因镇守沂州的总兵率部撤逃,山东沂州府被华军第一步兵师轻松占领。攻占沂州后,华军第一步兵师却是没有在沂州作丝毫停留,舍弃了对华军夹道欢迎的沂州百姓,选择了继续向北推进。华军第一步兵师一路北进,所到之处清军竟是望风而逃,根本不敢与之交锋。甚至,一些清军守将竟是举城向华军投降。
1897年12月28日,号称是华军最为精锐的一个军,也就是张虎中将统帅的华军第一野战军,开始在上海浦东新港大规模登船出海,驶离上海。华军第一军全军将士以及所需的战略物资,将会在大量运兵船和海军战舰的运送和护送下,成批地被运送出港。
华军接二连三的军事行动,当即引起了清廷的强烈恐慌。不少清廷高官大叫着华军已经开始北伐,而最终的目的乃是要覆灭大清朝廷。李鸿章、翁同龢等朝中重臣,或调兵部署防线,或游说英法德美等驻华公使,希望各国能够同时给张林施压,迫使张林退兵。一些早已经不对朝廷抱有希望且有着亲华倾向的朝廷官员,则是已经在秘密地谋划着自己的后路。
张林此番海军陆军两路出击,前前后后共出动了两个个集团军、一个步兵师和一整支太平洋第二舰队,声势之浩大实属罕见。英法德美等国家,都以为张林是要动真格的,唯恐张林真的要覆灭清朝廷,则是不断地奔走相告,兵不断地从中调和,他们利用着各种军事或非军事手段,企图迫使张林停止一切对清的军事行动,并尽快与清廷进行和谈。
一时间,整个远东鸡飞狗跳,远东局势瞬间变得极度紧张了起来。
最开始的时候,张林丝毫没有理会列强们的要求。第一步兵师继续向北推进,第一集团军继续从海上开赴东北,而强大的华军的舰队在封锁整个渤海湾之后,更是直接开进了渤海湾,并直接陈兵于天津大沽口。远东的局势,似乎正朝着最坏最糟的局面发展!
而就在清廷已经绝望,而列强们也已经近乎绝望之际,张林却是突然发表声明,表示愿意与清廷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