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个都是嗷嗷叫的主,而且一个个也都瞄着舰队总指挥的位置。你要当舰队指挥,得先让那群家伙服气。如果你没有点斤两,我劝你还是回北洋吧。我们张家海军,不是常人所能待的地方。”
“张少爷是不相信吴应科的能力吗?”吴应科反问着。
“能力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虽然有林永邦的举荐,但在我真正看到你能力之前,我暂时还不能将舰队指挥的位置给你。当然,我相信林永邦的眼光不会错。吴应科,我暂时任命你为飞龙17号的舰长,并期待你成为张家舰队指挥的那一天。”张林暂时收敛了微笑,正视着吴应科,一脸严肃。
吴应科看了看张林,又看了看一旁耸了耸肩的林永邦,随后直接将右手平举到胸前,行一海军军礼,喝了一声:“是!”
张林点了点头,对着徐日新扬了扬头。
徐日新示意着郑延襄,介绍道:“少爷,这是郑延襄,广东香山人,第三批留美幼童之一,是一名机械专家,同时也是相当优秀的船舰设计专家。当年朝廷把我们召回,延襄兄不忍放弃喜爱的学业,选择违令不归,直接留在美国。去年我就开始给延襄兄写信,邀请他回国加入张家产业。来来回回五六封信之后,他终于是选择了相信我,终于决定辞去在美国的工作,毅然回国,加入张家,共谋强国大业。”
听到徐日新的介绍,张林相当满意地点了点头:“好,很好。从此,张家造船厂,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高端船舰设计师。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张家船厂定然能够走得更远。”
紧接着,张林正了正身,对着郑延襄和吴应科深深地鞠了一躬,正色而言:“我代表张家一万九千多名产业工人和四千海陆将士,欢迎二位加入张家这个大集体。我坚信,在各位的共同努力下,张家定能成为世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定然能够让泱泱华夏真正地富强起来。实业救国,实业兴国,实业强国。我们中国,一定能够真正强盛起来,我们中国人,一定能够站起来,并屹立于世界之巅。”
“实业救国,实业兴国,实业强国。徐日新果然没有骗我,今日我来张家,算是来对地方了。”张林的话,让郑延襄很是激动,他正视着张林,眼中透着火热。他开始相信,眼前这个年方十八的张家少爷,一定可以实现实业强国的梦想,一定可以带领众人走出一条不一样的强国之路。
“吴应科也是深有此感。”吴应科点着头,眼中同样是一片火热。让中国屹立于世界之巅,这是何等的霸气。另外,张家旗下竟然有着将近两万的工人和四千多的私家军队,这是何等巨大的家业!张家少爷,果然不是凡人!
马尾船厂诸多英才弃张林而去,但林永邦和徐日新却是给张林带来了一位未来的舰队指挥和一名世界顶级的船舰设计专家,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终究也算是有所收获。
一举收获了两名顶级人才,张林自是心情大好。魏翰、陈兆翱、郑清濂,你们这些心高气傲的所谓专家,既然你们看不上本少爷,那你们就自求多福吧。李鸿章啊李鸿章,你给我等着,吞了我的,迟早让你连本带利给吐出来。
至于张林言谈中所说当前张家旗下的工人和士兵的数量,张林确实没有虚言。眼下已经是三月底,而年初又是工厂扩招的旺季,经过春节大扩招,张家各家工厂的所有工人加起来,总人数的确已经达到了一万九千多人。至于军队建设这一块,陆战营的数量已达到了六
第六十一章 来了两个宝贝疙瘩-->>(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