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六章 事件余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日本武士悉数被杀,如此一来,中国这一方怎么也算是战胜国。让战胜国给战败国赔款,这会让大清朝廷直接成为国际笑话。虽然清朝在几年前的中法之战中不败而败,虽然打败了法国人,却是在与法国签订的中法新约中答应了法国人的数项不公平条款,不败而败,但这些条款中,却是绝对没有赔款这一项。赔款?你小日本怎么不嚷着要割地呢?你们日本武林打不过中原武林,打架打输了,竟然还敢向朝廷提出赔款的无理要求,你们日本人的脸皮难道就那么厚吗?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更何况,现在的日本国同样是身处西方列强的殖民冲击之下,身上同样背负着西方列强强加于身的不少不平等条款。明治天皇改革维新之后,的确是让日本国力大涨,但却也还没有让日本国成长到让大清都害怕甚至是畏忌的地步。在大清朝的眼中,日本依旧还是一个贫穷落后且资源贫乏的番邦小国。满清朝廷的统治者们,的确是畏战,但也只是畏忌战争,是怕打战花钱,绝对不是惧怕日本这样的小岛国。

    眼下的日本,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都还没有完成扩军计划。尤其是海军这一块,目前日本国的海军舰队在世界上还排不上号,而大清朝却是拥有着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的北洋舰队。日本国在这个时候跟大清开战,那绝对是茅坑里打灯笼,找死。

    日本人就算是再蠢,却也是明白,眼下根本不是与大清朝这只瘦骆驼开战的时候。

    向来懦弱的满清朝廷,在这件事情上,总算是强硬了一把。清朝廷,无视了日本国的战争威胁,并义正言辞地拒绝了日本首相提出的各项无理要求。

    不过,日本国毕竟死了一个有着首相特使身份的中尉,所以,清朝廷多少还是给了些面子给日本,便答应日本国,在不伤及中国平民的前提下,允许日本国派遣日本国内的武林高手前来中原武林“自行处理”。当然,出于安全考虑,清朝廷要求日本国派往中国的日本武林高手的数量,不得超过两百。而最后经过协商,日本国将这个武林高手的上限数量提升到了五百。

    至于“杀暴民”、“赔款”等条款,中日双方的谈判代表开始了漫长的扯皮。最终,见日本国内毫无备战准备,便也明白了日本人分明就是只打雷不下雨,日本暂时无力发动战争,清廷谈判代表的态度便更加更加坚决。李鸿章更是嚣张地飙了一句:倭国要战便战,北洋水师必让倭寇蛮夷有来无回!

    最后,清朝廷态度坚决,谈判只能不了了之。见日本国不再叫嚷纠缠,清朝廷的高层便大肆庆贺了起来,慈禧那个老妖婆更是发布普天同庆的懿旨,大肆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中外谈判胜利,甚至还给不少谈判功臣封赏升官。

    朝廷与日本相互扯皮,谈判不了了之,但两百多号日本人在江宁惨死,如此事件对日本武林来说是个天大的侮辱。聚义楼日本武士被杀事件,日本人是绝不可能就这样算了并不了了之的。在日本政府谈判失利的情况下,日本国的各个门派当即行动了起来。为了洗涮在江宁战败的耻辱,日本武士道纠集起日本国内的各个门派的高手,并计划着大举侵入中原武林。而且这一次,日本武士道并没有将入侵的矛头简单地指向中原**,而是喊出了要攻破少林、覆灭武当,横扫中原武林的霸道口号。

    日本国内,一场针对整个中原武林的武力入侵,正在酝酿。

    日本国内的武林形势,还有这场即将到来的武林入侵,这都是后话。在聚义楼事件发生的六天后,**府上来了一个客人,一个自称为**带来了好消息的客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