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难让船厂具备建造钢铁船只的能力,但若是按照大清福州造船局那样不惜血本地花钱购买动力装置,那张家船厂便没有任何优势可能。毕竟,张家船厂是私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私人船厂,是必须要控制成本获得利益的挣钱机构。张家不可能不计成本地往船厂里砸银子。毕竟,就当前来看,**并不是大清掌权者,暂时也没有造反的打算,大清亡不亡他并不关心。眼下,他只是想给自己储备一些技术力量,搞点实业,顺便挣些银两花花。
70年代已经逐渐没落的飞剪式帆船已能够达到每小时12~14海里,也就是12至14节,吨位大致在四五百吨。通晓船舶建造的**自然是能够复制出飞剪式帆船,但这种性能最佳的帆船自七十年代便开始没落,现在海上航行着的,都是一些以魔核作为动力的魔法船。这些以魔动装置作为动力的大船,不仅吨位巨大,续航能力强,速度也已是不弱于飞剪式。
张家船厂的船坞最大只有五百吨,在不扩建的情况下,暂时只能建造几百吨的船。吨位上有着先天劣势,**便只能从速度和性能上去找寻优势。另外,帆船操作太过繁琐,需要大量专业水手,根本是不可取的。既要操作简单,又要速度过人,说到底还是要先解决动力问题。
这个时代的动力源自魔法,能量本源来自魔核。也就是说,**要造船,就必须先掌握魔法。
结合船厂资料,**在随后几日不断走访自家船厂,并不断问询着工匠们关于外国船只的情况。
按照资深工匠的说法,现在国外的船只全部都是钢船铁船,几百吨的运输船已经算是小船。国外船只结构稳定,性能优越,速度快,续航能力强,遭遇海上风浪时的生存能力也是不弱,而且还操作简单,只需数人便能够正常驾驶几百吨的船只,十几个人便能够驾着千吨大船跨海。
“徐老,现在外购一艘外国的的魔法船大概需要多少银两?”在张家船厂内,**正色问向了管事徐老。
“少爷,外国的魔法船价钱大抵不菲,就算是几百吨的普通商船也得好几万两白银。”管事徐老满脸愕然。
“旧的呢?”**继续问道。
“我说的就是旧船的价钱,有能力建造魔法船的国家远在万里之外,我们又是小船厂,无法向那个国家专门定制,只能买到一些外国商人抛卖的二手魔法船。”
“二手就二手吧,你去联系卖家。至于钱的事情,我会去找我额娘。”**一心想要知道一下国外那以魔法作为动力的魔法船究竟是怎么回事,决定买艘魔法船来好好研究研究。既然要造船,自然得先掌握现在列强们的造船水平。
“少爷,这几万两的开支,夫人能答应吗?”徐老头面露难色。
“那不是你该关心的事情。你联系到卖家后,直接派人通知我一声,我要先看看船。”**正色而言。在**的想法中,那就是到时候先看看,若是能够直接看出名堂,就不买了。再则,就算是到时候非要买,那就买呗。张家财力不弱,自己这个张家大少爷要花个五六万两买艘西洋船,溺爱着自己的娘亲到底还是会答应的。
“少爷,夫人派人来说要您回去,说是给你找的西洋老师找到了。”这个时候,张冲兴冲冲地找上了**。
听到这,**的嘴角再次露出了细微的弧度。
等了好几天,这魔法老师,到底还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