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庄诡事第一百零四章 回魂 (8)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所谓的金山阴山,其实也就是用高粱杆扎个底下四方上头尖尖的架子,外头糊上毛边纸。金山就是在外头再糊上一层金箔纸,反则阴山就是在外头糊上银箔纸罢了。显然没有那么多纸了,这一对金银山只有不到尺半高,比润成平常见过的金银山要低下去多半尺。娘娘走的这个时候是大夏天,天气热的根本搁不住老人,是需要早些下葬的。要是等着纸从乡上买回来再干,要干的营生就来不及了,就算是糊弄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润成想到这儿,该不会人们经常把糊弄说成是哄鬼,就是这么来的吧。本来就是些假东西,这不叫哄叫什么呢。心里想笑来着,可是润成脸上只是显出了些苦笑。人活一世,到头来就是换个木头盒子,换血纸扎吗?什么儿孙孝敬,事死如事生,根本就是见没影的事,说到底就是活着的人给自己的心里添个安慰罢了。

    可是眼下,娘娘走了。润成觉见自己还是需要这个安慰的,不光是他,秦家大大小小不都需要这个安慰吗。靠墙角那边放着的是摇钱树。说是摇钱树,其实就是从沟里砍了跟柳树枝枝,在上头零零碎碎给糊上不少红红绿绿的纸,就算是树上往下跌落的金银财宝了。

    外间窑洞锅台跟前,好几个女人在忙着,看样子供仙用的馍馍蒸好了。她们是在张罗炸油柿子,有的在揉面,有的已经把油锅架到了火上。在官庄甚至长阴一带,但凡人没了要办白事务,这供仙的东西里头是绝对少不了油柿子的。(作者注:相传这个吃食跟出自长阴的一位神仙有关。据说这位神仙执掌南极仙山。以长寿闻名。该仙从小嗜柿如命,直把柿子当饭吃。每年冬初爹妈就把柿子摘下,用绳子串起。挂在窑里供他吃,一直吃到来年柿子下树,年深日久,该仙因吃柿子身体意强壮起来,最后成了长寿不老的神仙。得道成仙,飞升天界后,执掌仙山事务繁忙使。便极少回长阴的老家。而乡亲们盼望之际,别无记挂执法,只好逢年过节。便拿串质好的柿子供他。后来,等到长阴成了‘春晚无花秋早霜‘的高寒地带,柿子树在长阴一带没法生长渐渐稀少甚至灭绝后。长阴父老也就没有柿子来供奉,有人想出来好办法。就教大伙儿用红糖稀把面和起来。捏成柿状,用油炸熟,拿绳串起来,供献这位老乡神仙。从此,油柿子便成了祭扫的高档供品,长阴当地人把摆放四十五个油柿子的供品规格称‘大供‘而二十五个的则是“小供”。此后,油柿子便成了祭祀的供品,同时也成为当地名吃。也许是常食“油柿子”之故,长阴的长寿者渐渐多了起来。后被定为当地名产。)这样的吃食。要是在平常,还是个稀罕的东西。可是这阵润成看到了眼里,却进不了心里。

    忙忙乱乱多半天,里里外外都是人。等到又一个黑夜到了的时候,院子里头才再次安静下来。一来是一天下来,营生也干的差不多了,自然人们也就散了。二来就算老人是大年纪走了是喜丧,毕竟也是死了人,别人家的人大黑夜在呆着也不是回事。等人们都走了以后,给娘娘送完黑夜饭,也就该守今儿黑夜的灵了。

    因为前一天黑夜的事,润成决定今儿黑夜他还守灵。其他弟兄们也说非要守着,大楞也就答应了。孙子们也就是守这一夜了,明儿老人就要埋掉。

    给煤油灯添了油,润成又回窑里拿个电棒子。跟弟兄们跪坐在席子上,开始守灵。

    一开始谁也没有说话,不过没有多长工夫年纪最小的进成就憋不住了,他先开了口。进成问润成说,到底他们在这儿给守灵,娘娘知道不知道。润成说不管知道不知道,这份孝道是要尽的。说到底,没有娘娘尽心尽力抚养大爹,哪来的他们弟兄四个。宝成把身上的衣裳往紧裹裹,又说起了他前一天大早碰见的日怪事。他问弟兄们是不是真的是娘娘来看他了。大哥说,这个时候还有谁。

    一时间,四个人就没有人再说话了。寿材上头因为油漆上了好几道,亮的都能映出来人影。煤油灯比豆子大不了多少

官庄诡事第一百零四章 回魂 (8)-->>(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