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的性格为人。所以老朽猜测必是第二种。”
段佛音问道:“既然高皇后亲自去劝,卢氏怎会连高皇后的面子也不给?这不合常理吧?”
冯道笑了,段佛音还是太年少,情之一事,她似懂非懂,天下既然有高皇后这种可以与人分享丈夫的女人,就必然会有不愿意与人分享的女人。
卢诗韵想来就是后一种人。
至于高蓉蓉以皇后之尊前去劝说,卢氏不给面子。那这话就两说了。
皇后之位,本就不是只要两情相悦这能坐上去的。这其中关系到无数人的利益,且不说当时陛下与高蓉蓉订亲之时,还着布衣,如果没有高蓉蓉这一门亲事,陛下想在巴东组建军队,谈何容易?
文官私执武事,恐怕早就被南平王派大军剿灭了。
再说孟皇后,如果没有这一门亲事,陛下如何能轻易得到蜀国之地?
就算孟昶被擒,但蜀国有着立国数十年的根基,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若不是有着孟皇后这一姻亲关系,失去皇帝的蜀国群臣又怎会将印玺送到金陵府来?
送去开封府岂不更省事?
所以,皇家无私事。
皇后之位又岂是一个左右无依的卢氏可以染指的?
卢氏不给高皇后面子,显然不是出于面子关系,而真正的原因在于一个情字。
冯道阅历丰富,将事情分析得头头是道,竟也猜中了六七分。
但这些显然不是象段氏两姐妹这种少女能理解得了的。
段佛音还在等着冯道的回答。
冯道收起笑容,说道:“合不合理,暂且不说,关键是,卢氏在高皇后私下见面之后,悄无声息地走了。”
“这就令高皇后陷入了被动,金陵府中一时间纷纷传说,卢氏是被高皇后逼走的,甚至有传高皇后暗杀了卢氏。”
段佛音情不自禁地问道:“那陛下是什么反应?”
冯道说:“陛下自然不信,因为卢氏留有亲笔信
第六十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