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的人太多了,牵扯到的利益太多了。
多到只能用鲜血来清洗的地步。
打个简单的比方,明国自从流通了金、银票据。而冯道做为明国执政二相之一。朝廷投入大量的钱财、物资修建官道,官员不需要贪墨,他只要将其中一部分的资金在钱庄中停留三个月,单其产生的利息就可以用数十万两计。
这种无形的权力和有形的利益所交织的利益链接,组成了一个牢固的利益集团,而冯道就是其中最关键的节点。
因为他,有权。
权在钱之上,有权必有钱。有钱未必有权。
某种时候,钱在权面前只是一张纸。可以瞬间灰飞烟灭的纸。
所以,利益集团首先要捍卫的就是,权。
冯道的权,还有其门下官员手中掌控的权。
有权就有一切。
而新建的官员群体直接损害了这些旧臣手中的权力,这才是二者水火不容的真正原因。
冯道太了解了,经历过五朝十一君,如果还不了解这些,那他便是一个蠢货。
冯道自然不是蠢货,所以,他知道,他必须死。
他死是一种战略,可以置死地而后生的策略。
这本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权力战争”,但对手太过强大,只有自己身死,才能从情感上给对手有力的一击,冯道太了解百里无忌的性情了。
如果自己不主动死,那么百里无忌做为法外施恩,不向自己下手,既保全了君臣的情分,更使得接下来对冯道门下官员下手时,变得容易。
不杀冯道,已经给了冯道颜面,留了情分,那么杀几个冯道门下的官员,自然就顺理成章了。
这是一种交换。
如果冯道年龄不大,有生之年还长,冯道绝不会选择死亡。
但现在不同了,自己年龄已大阳寿将尽,用这么几年的寿命换门下那么多官员的性命和利益,冯道觉得,值。
这无关感情,只是生意。
冯道并不真以为门下那些“孝
第五十八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