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一块白地,因为这些年来明国人口虽然年年增长,但对于不断扩大的疆土来说,人口远远不够。
大理的部族不同于辽、吐蕃、阻卜。他们并无与中原人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相反,大理一直与中原王朝相交甚善。
这也是百里无忌希望能尽量“不伤和气”汲取大理政权的原因。
可大军一动,“不伤和气”谈何容易。
纵然明军军纪严明,但真到了异国他乡作战,不伤及平民百姓,这无疑是骗人之语。
而民心往往就在这一次次的小仇小恨中积累起来,最后酿成不可调解的民族仇恨。
百里无忌并非不能接受段氏请降归附,其实就算没有段佛音前来和亲之举。只要段氏能同意不再保留军队,百里无忌就会爽快地答应段氏的请降要求。甚至只要段氏答应明国在大理、善阐两府驻军,百里无忌可以容忍段氏保留不高于三万的军队武装。
可百里无忌知道,段氏不可能答应,没有任何一个皇帝会轻易交出军队,可以说,在这个乱世之中,军队等于他们的性命。
就算段思聪肯降皇帝为王,接受明国册封,但骨子里,他们依旧是大理国的掌控者。
而段思聪下旨令段佛音赴金陵府和亲,其根子上就是为了保留他的军队,试想,当段佛音嫁给百里无忌,百里无忌如何向段思聪开口,剥夺其手中的军队。
哪怕段佛音只是一个嫔妃,礼义上来说,段思聪就是百里无忌的岳丈,这种礼义上的高低,将严重阻碍明国统一大理的进程。
这是百里无忌绝不能容忍的,所以,百里无忌古井无波,他明白,段佛音这个女子,是不能轻易触碰的。
这一天的朝会因段佛音的到来而草草散场,百里无忌并未在朝堂之上做任何决定。
但由此带给段佛音的打击是巨大的。
一个养尊处优、出口成谕的皇族公主,一个自认容貌可服天下男人的美女,竟送上门去,而被视同无物,这样的打击让哪怕
第五十一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