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三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个使者团正在来金陵府的路上。不日即到。

    段佛音的使者团离开大理府,按设定的路线,北上出龙首关至三赕后。乘官船顺金沙江一路向东北方向行驶,直至金沙江与岷江交汇处,再沿岷江北上到达明国成都府。

    然后由明国成都府馆驿引领前往金陵府。

    高方派出的暗杀队并没有在使者团抵达三赕前动手。

    这是因为使者团刚出大理府,相距太近。很容易得到大理府朝廷军的支援。得手的希望太低。

    暗杀队一路跟随,甚至等使者团一概人等上了官船驶往岷江时,也一路紧追。

    使者团众人分乘两艘官船,前船引路,乘坐的是三百甲士;后船乘坐的是段佛音在内的数十使者团成员、数十个随从待女和另外两百弓弩手。

    段思聪在女儿离京时,为其准备了精选的五百士兵,以策佛音公主一路上的安全。

    段思聪自然能想到高方铁定不会罢休,但段思聪也考虑到如今与高氏叛军以澜沧江东西对峙。

    也就是说按正常。高氏叛军势力不可能在澜沧江以东有大量的军事人员,从大理府到金陵府所有路途都在朝廷军的控制之下。不应该出现大量的刺杀人员。

    所以,段思聪以为,五百甲士足够应付一路上小股的滋扰之徒。

    同时,段思聪为女儿选择了水路,因为水路相对于陆路来说,更不利于行刺。

    在朝廷军的控制辖地之内,一旦有大型不明船只出现,不可能逃过军方的视线。

    如果高方真派人前去行刺,那么两艘高大坚固的官船加上五百士兵,足以应付有可能出现的意外。

    但段思聪显然没有上过战场,他不明白有时候,再坚固的官船都无法抵挡大量舢板的合击,因为这个时代的船只,都是木船,就算再坚固,也无法抵御火攻,何况是火油。

    统率这支暗杀队的首领就是高智平,高方的长子。

    如果不是事出意外,高智平本应该成为佛音公主的丈夫。

    

第三十三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