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四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忌等人由此开始按计划运作。

    新军第一、二军开始遴选。凡已经经历三次以上战斗的老兵被留下,因为这些将士将做为日后明军的根基。

    百里无忌与四人商议之后,决定此次出征。新军士兵在到达成都、忒剌之后留下所有战马和火炮,只携带火枪和手榴弹出征。

    为策安全,百里无忌让船舶院特意建造了八条小型车轮船,这种车轮船经过改造。可装一门四寸船首炮。搭载十六名人员,时速可达每个时辰六十里。

    有这八条吃水很浅的炮舰,那么可以有效掩护新军渡岷江和金沙江。

    还可以在必要时拆下火炮做为攻城的辅助。

    百里无忌还征调了大量的平底船,做为运输粮秣、弹药之用。

    经过一个月的准备和调度之后。

    徐守仁、百里康二人按计划各率三百精选的士兵乔装西向,进入大理国。

    选择徐守仁、百里康二人潜入大理是经过五人仔细推敲的。

    徐守仁不容置疑,大量潜伏在大理国的细作都出自他的军情院,再也没有人能比他更适合前去领导细作进行各种活动了。

    而百里义从一开始就被排除在外,他就是一个莽将。勇过之而谋不及。“潜伏”、策反和鼓动是种技术活,百里义显然无法胜任。

    在孙仕旭、百里康二人中选择。百里无忌自然选择了百里康,从小百里康属于那种文不及徐守仁,武不及百里义的文武半才型人物。

    但百里无忌却知道,百里康无论文武两道,与百里义和徐守仁比起来,都有过之而不及。只是百里康的性格有如一个隐士,对于政治和战争有着天生的反感。

    这极大地抑止了百里康的成就。

    但百里康毕竟不是个真正的隐士,当年百里无忌以突然袭击方式攻灭马楚时,百里康在湘乡、醴陵之间,以寡击众,完胜静江军,一战闻名天下,自此被列入明国名将之列。

    此战充分说明了百里无忌对百里康的判断是正确的,百里康的才能远

第二十四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