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朴所奏,并令王朴全权办理该项事宜,唯一有改变之处是,百里无忌册封的官职,不再以“节度使”的官名,而是称之为“巡抚使”。
王朴的办事能力确实精干。
数个月后,除了潞州的昭义节使李筠,所有节度使都响应百里无忌的诏令,交出军队,接受百里无忌的册封令,所涉及军队达到十三万余人。
百里无忌派人将这些军队遴选,精壮者做为丁壮补充进御林军和新军,其余的一律解散为民,有家者归家,无家者分与田地,分散于明国各州县。
可百里无忌没有想到,自己还没决定怎么对付潞州的这颗钉子,李筠自己做出了选择,他起兵造反了。
李筠借柴宗训的名义,声言自己身受郭氏大恩,要复周国。
于是,百里无忌立即做出决定,武力拔除李筠这颗钉子。
其实百里无忌对李筠此人感觉不恶,李筠当初北逃时被赵匡胤在黄河擒获,关押在开封,还是百里无忌入主开封后,将其放回潞州。
如今李筠不知感恩,反而与自己做对,正好百里无忌需要有个人杀鸡警猴,李筠便成了不二人选。
百里无忌将此事交给了徐守仁,因为徐守仁掌控着三万铁骑兵。
而金陵府至原周国各州府的官道已经畅通无阻,至潞州勘乱不过数日行程。
十日后,徐守仁率三万铁骑兵和五千百里无忌抽调的御林军合围潞州。
仅用了一天时间,击溃李筠号称六万昭义军,并顺势攻破潞州,活捉了李筠。
李筠此人,可算作是个忠臣,忠诚于郭威、柴荣,因为二人与他有提携之恩。
但若说人品却不咋滴,他坚持不交出军队之意其实很简单,待价而沽。
其实李筠心中还是有着以前节镇作乱的心思。
他认为既然郭威、柴荣死了,那么他就可以依仗昭州军建立自己的势力,至少能做个“土皇帝”,百里无忌的诏令直接击碎了他的幻想,所以,他不得不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