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暗的一队使者仅三人,并无携带一分一毫。却代表着大理国朝廷实际掌控权力的豪族高氏,其只携带一物――地图。

    大理国宰相、岳侯高方亲笔书信,信上意思,只要明国出兵相助。册封其为大理王。他愿意联合大理三十七部逼段思聪退位,到时,他将降帝为王,归附明国羽翼之下。但明国不得在大理国驻兵,大理国官员皆由其任命。

    当百里无忌先后接见了这两拨使者之后,陷入了两难境地。

    这对于明国来说其实是好事,可以兵不血刃地解决明国西面唯一一个独立势力。

    但正因为如此,突如其来的好事。令百里无忌反而有些措手不及。

    这两方势力的任何一方得到明国的帮助,有明国做后盾。都将稳操胜券。但这两者都有利弊,如果百里无忌选择段思聪,那么明国将得到一个忠诚的盟友,而明国将无法在段氏被推翻之前出兵占领,这有违道义。

    如果百里无忌选择高方,那么明国将得到第九个藩国,但按高方的要求,明国将无法派兵进驻,说到底,也就只是一个名义上的藩国,最多不过是每年的岁贡,再无别的诉求可提。

    这两者对百里无忌而言,都不合心意,但在目前明国无力西征的情况下,也不失为一个权宜之策。

    百里无忌由此垂询了徐世铭等人的看法。

    对此,徐世铭的意见是选择高方,因为高方此时已经执掌着大理七成以上的实力,只要明国展露出态度,或者派兵在两国边境囤驻,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地让高方逼段思聪退位,从而明国几乎可以说是不付出任何成本地得到一个藩国,何乐而不为呢?

    但孙光宪的意思截然相反,这和其的性格有关,孙光宪坚持名正则言顺,他认为,只有支持段思聪才符合明国的利益,段思聪本就是大理皇帝,只要明国公开支持段思聪,那高方根本无法威胁到他的帝位,由此,明国得到一个铁杆忠诚的盟友,与一个名义上

第十二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