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吐蕃王朝分裂之后,分为四系:以逻些城为中心的云丹系;以冈底斯为中心的阿里王系;以亚泽为中心的亚泽王系;以雅隆秦昂达则城中心的雅隆觉阿王系。

    对于丁思觐装备着这个时代最犀利火器的十万新军来说。扫荡象雄冈底斯的阿里王系数万军队,就如同秋风扫落叶般地轻松随意。

    半个月的时间,丁思觐部就占领了阿里王的冈底斯,从此吐蕃四王系就只有三王了。

    至此。被强行迁移向高昌、龟兹的吐蕃牧民已经高达三十万人之众。

    与丁思觐不同的是。马骥云显然是个随和的“老好人”,他不但完全遵循着明军的军规,从成都府出兵之后,一路北上途中,他将吐蕃的牧民安置的非常“人性”,约束着将士不得抢掠牧民,甚至将自己的军粮散发给分期的吐蕃牧民。

    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在整个吐蕃国境内。对于明军的评价有两种,南北差异有如天壤之别。

    明军同时拥有了“杀人魔王”和“仁义之师”两种截然不同的称号。

    这使得未来赵匡胤执掌整个吐蕃政权之后。哭笑不得,他头上顶着明国之臣的帽子,使得他拥有了一批坚定的拥护者和一批誓死反对的反抗者。

    吐蕃征讨战一直持续到光复十二年春才真正结束。

    在马骥云的配合之下,赵匡胤部击溃了波窝、墨脱的逻些军主力,虽然自身也损失巨大,但依旧顺利入主逻些城,完成了他如今最大的心愿――割地为王。

    百里无忌也兑现了他的承诺,册封赵匡胤为吐蕃王,并给予了明国任何藩国都没有的军、政、财三权。

    而且此战扫荡得特别彻底,明军不但将吐蕃之地全数收入囊中,还将国界推至与泥婆罗交界处。

    所以,赵匡胤私底下还是有一丝感激百里无忌之意,毕竟,真要让赵匡胤部独立完成这场战事,想来到赵匡胤部到最后很可能损兵折将太甚,导致无法震慑吐蕃旧势力,

第十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