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九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倾销之地。重新复兴丝绸之路将是明国强大的不二之路。所以,百里无忌决定将河西之地直接纳入朝廷直辖之下,不再以藩镇的形势设立节度使或者可汗。

    徐守仁经百里无忌允准之后。还从明国两个学府征召三千各科学子充入各署,以壮大军情署的实力。

    而这三千学子中,徐守仁遴选出一百人,再从御林军中遴选出三千年龄不超过二十的士兵。建立由军情署直辖的行动队。编制为都,为其命名为——幽灵。

    当时,徐守仁将方案呈递给百里无忌审阅时,百里无忌看到内容的第一感觉就是,这小子是想建立东、西厂搞特务政治啊。

    百里无忌其实不反对在明国建立这样的组织,但为了防止坐大和养虎为患,百里无忌决定将其套上一个笼头,以防失控。

    百里无忌为其定的两项铁律是军情署所有人员不得进入军队任职;军情署只有调查权。没有裁定权。

    只要将军情署独立在军队之外,无法触摸到军权。百里无忌有信心让它困在笼中;而只要没有裁定权,其就无法对事情下结论。

    百里无忌信任徐守仁的忠诚,但不代表着将来徐守仁的接班人会一样忠诚,只有将制度确立起来,才能有效地保证军情署不致于成为一个怪胎。

    仅一个多月的时间,百里无忌开始享受到了徐守仁接手军情署所带来的果实。

    柴荣死后,周国朝廷还有赵匡胤的一举一动,都被送到了百里无忌面前。

    连赵匡胤暗中联络的人员名单都一一放在了龙案上。

    百里无忌心如明镜,这不仅仅是徐守仁军情署的功劳,而是周国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地步,人人都在找后路。正所谓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周国的现状就是如此。

    百里无忌无心阻拦赵匡胤的小动作,在他的心里,周国越乱,越符合明国的利益,只要柴荣一死,百里无忌就再没有任何约束,而赵匡胤就成了百里无忌向开封迈出关键一步

第一百六十九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