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遇河道狭窄之处进行泅渡。
为了不与潢河辽军意外遭遇,大军行动非常缓慢,李建勋将斥候增加了一倍,前出距离也增加了一倍。
也正因如此。大军原本可以在耶律休哥意外发动总攻的那一刻赶到战场。结果却错过了。
当明、辽两军厮杀到晚上时,其实这支混编大军正在三十里地处驻扎休息。
前出十里的斥候自然无法探知三十里外的发生了什么,何况李建勋麾下的所有士兵基本上都没有来过辽地,地形不熟是最主要的原因。
直到半夜里,杨廷式等人投掷的“无敌神雷”的巨响,在夜深人静之时传到李建勋等人的耳朵里时,李建勋方才下令斥候沿声音前行探查究竟。
这一探,便探到了明、辽两军混战的战场外。
当斥候将情况禀报给李建勋时。李建勋犯了难,此时在潢河北岸。继续前行就会与辽军侧面撞上,如果大军全是明军,李建勋自然能统一指挥,但这支大军有三方面组成,甚至耶律敌里带来的近二万叛军都是些乱民,根本无法与辽军对抗。
李建勋根本不知道战场已经乱成了什么样,他出身南唐,对辽军有了根深蒂固的恐惧,这种恐惧来自辽军骑兵。驻东瀛军的装备远远不如百里康的驻高丽军,这是百里无忌为了安全而采取的手段,李建勋部直到与百里康会合后,才得以装备手榴弹。
而渤海军本是辽**队,如果当场来个反水,恐怕三万驻东瀛军死得连个埋得地方都没有。
在李建勋的意识中,这样一支混编军队与辽军硬碰的结果,绝不会是胜利,很可能土崩瓦解。
就在李建勋举棋不定的时候,种放出了一个“馊主意”。
种放让李建勋不要将斥候禀报的情况告诉耶律敌里和渤海军统领,而只告诉他们,刚才的巨响是明军胜利突破潢河北岸的辽军防线,辽军在败溃退,此时皇上正在率新军追击辽军残部……
第一百四十七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