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所属国赎回,若不赎回则归所俘国处置……。
当初百里无忌从种放处得知了他的越权,但没有追究此事。在百里无忌看来,种放的这种做法只是逢场作戏、随机应变。
但由于耶律敌里率领的叛军和靺鞨族的渤海军已经到了战场上,百里无忌不得不对两方进行安抚。
但百里无忌不想此时让耶律敌里取代耶律璟,因为如此一来。很可能再次令契丹族聚成一团壮大。不符合自己的构想。
而靺鞨族在此时如果独立,并归入明国成为明国藩国,很可能不被辽国接受,影响到和谈的达成。
更甚至激起辽国上下同仇敌忾之心,虽然明国现在占据着战略主动,但在燕云以北,真正具有战斗力的军队加起来也不过十余万人,就算攻占上京。也只能是陷入辽国各部族无休止的反抗之中,这不符合百里无忌的构想。
百里无忌在当天夜里召见了种放。征求了种放的意见之后,百里无忌决定对耶律敌里和渤海军采取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
次日凌晨,天还未亮,百里无忌迅速调集了新军对耶律敌里部的营地进行了包围。之后,传出消息,耶律敌里突然病故……。
之后,百里无忌召见渤海军统领,安抚并赏赐了大量从辽军手里缴获的弯刀、铠甲。当天夜里,百里无忌召来种放面授机宜,授种放钦差身份,令他随渤海军返回率宾府,携带自己的密信出使靺鞨七部。
百里无忌的密信中对靺鞨七部进行了安抚,将眼下的利害关系进行说明,并承诺辽国分崩离析之日,就是册封渤海国之时。
当和约签订之后,百里无忌请斡朗改、辖戛斯两部统领来金陵受封,册封二人为斡朗改可汗、辖戛斯可汗,令二人率大军北上经胪朐河返回家园,并约定两年后,两部各率五万骑兵在贝加而湖最南端汇合,然后南渡薛灵哥河,顺乌鲁古河与明军合击阻卜大王府。
第一百五十六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