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不明白黄河那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会令阻卜军如此不惜代价的猛攻。照理说这支阻卜军渡河前来,郑恩部应该被击溃了才是,否则是不可能如此轻松渡河的。而真要是如此,阻卜军应该稳扎稳打才是。毕竟灵州虽然是周国疆土,但如同一只角般孤立于周国的西北边陲。
可以说,灵州是孤立无援的。就算从最近的盐州、夏州调兵前来,没有三天也是到不了的。何况这二州根本没有军队,柴荣发动此次会战,早已将周边的军队。甚至各州州军都征召一空了。
柴荣想不明白。但战斗依然在残酷地继续着。
这一个晚上,柴荣亲临城墙指挥周军拼了命地守城,当天色亮起时,精疲力竭的柴荣看见城墙下堆积如山的尸体,才醒悟灵州城未被攻破。
而不等城中周军有片刻喘息,阻卜军再次发起了猛攻。
先是南门、接着是西门,二城门先后被阻卜军登上城墙突破,柴荣不得不收缩两门的禁军渐渐向城中撤退。但二门一失,擅长骑兵冲锋的阻卜军。便可从城外长驱直入了。事态万分紧急之下,东门的赵匡胤二万骑兵从东门擅自向南门外的阻卜军大营发起了冲锋。
而西南两门已经失守,赵匡胤部一旦动作,皆被阻卜军发现,于是,南门的阻卜军大营及时集结起三万阻卜骑兵向北突击。
两军就在南城墙到东城墙的拐弯处迎面相撞。
赵匡胤放弃东城外阵地,违抗柴荣的命令擅自出击,有他的原因。赵匡胤是个热血之人,虽然有着篡夺大宝的心思,但这其实都是陈抟从小耳闻目染的影响所致,至少在他心里,只要柴荣活着一天,他都不可能也没有力量去篡夺柴荣之位。
见到柴荣陷入危急而不想法救援,这绝对不是赵匡胤的性格。而赵匡胤也有一些私心,他无法接受被柴荣夺去兵权,当日放耶律抹只北逃,也是出于留住兵权的原因,虽说有陈抟弟子的“蛊惑”,但最主要的是陈抟弟子的话击中了赵匡胤的要害。
第一百五十四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