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很难在当天组织起有效的进攻。
而有这一晚上的时间,那个被十五万辽军突破的区域就会有消息传来,这样,百里无忌就有了足够的反应时间。
可惜,百里义此时并没有预料到耶律休哥的临时起意,其实这真不能怪百里义,因为战场上指挥官一瞬间的灵感,往往决定着战争的成败,而耶律休哥本就是辽国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
百里义令明军火枪阻敌,给了一万前锋与后续三万辽军会合的机会,虽然在火枪下伤亡了三千余人,但两部一会合之后,辽军以三万七千人的兵力从南岸河滩向明军阵地发起了冲锋。
明军被迫从工事中冲出,甚至来不及拿出手榴弹投掷,与辽军再次展开肉搏战,而这时,被耶律休哥勒令停留在河中间的五万辽军在没有任何阻拦的情况下冲上了河滩,如此一来,明、辽两军在河滩上的兵力已经相差有限了,更为艰巨的是,耶律休哥见自己赌对了,便加大了赌注,令身后全部辽军七万多人一哄而上,向南岸冲去。
这场本不应该发生的血战,在天色将暗时,不可逆转地发生了。
而明军在与辽军前锋胶着的情况下,失去了火枪射击的优势,只能再次与辽军肉搏,肉搏战不同于火枪、火炮击杀,是惨烈和长时间的体力战。
这一战从一开始就表明是一场残酷的决战,十万新军其实经过前面的战斗,已经不足九万人,而辽军全军压上,除去前锋受挫死伤的数千人,还有十六万人,兵力相差几近一倍,难度可想而知。
短短的半个时辰之间,明军从完胜状态一下子转变成战略被动,陷入了困境之中。
百里义在看到到达河中心五万辽军时就意识到不对劲,这哪还是负气的报复性进攻,完全是决战的模样,没有一个主帅能拿数万士兵为自己的负气而丧命。但这时候已经来不及改变自己的命令了,只能将错就错,令新军迎战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