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死得无愧于心。”
蒋延嗣不象朱贵霖是个粗人,他很冷静,自幼饱读诗书的他,完全明白丁思觐、朱匡业没有错。回去不过就是多增添几千具尸体。
但蒋延嗣不想这么回去,如果这样回去,他又何必放弃好好的金陵学府学子的身份,来从军呢,既然知道自己为何而来。又何必为了活下去而丢弃自己的初衷。
朱匡业冒起的火气被蒋延嗣的话瞬间浇灭,确实,他们连命都不要了,自己再用军规又怎么用约束得了他们。
无所畏惧的人是不可理喻的,朱匡业何尝不想象他们一样,回头北返,慨然赴死。也落得一个大义之名,但朱匡业终究还是狠下心来,已经如此多的士兵为了他们的突围付出生命的代价,此时再返回,岂不令他们的死变得毫无意义。
朱匡业深深地看了蒋延嗣一眼,说道:“蒋校尉。某不如你。”
说完,大声喝令道:“全军立即整队南下,凡还有手榴弹、地雷的,都给巴东都兄弟留下。”
这支来自燕云的六千精锐,至此仅剩下一千七百六十六人。太多的士兵不想就这么离去。
在朱匡业下令南撤之后,有数百士兵一起跪在朱匡业面前,齐声恳求归入巴东都北返。
朱匡业仰起头,眨巴着眼睛,强忍着那快要滴落的眼泪。
深吸一口气,朱匡业冷声说道:“你等请求,本指挥使,准了。”
有三百多人自愿留了下来。
而朱匡业则率剩余的一千多士兵头也不回地向南急驰而去。
远远地,传来一声“保重”。
朱贵霖冷眼看着朱匡业率部南逃,再次轻蔑地说了一声“孬种”。
这一声却激起刚刚自愿留下的三百多燕云士兵的愤怒。
一连串“呛,呛……”的拔刀声之后,三百多燕云士兵持刀相向。
蒋延嗣大惊,赶紧挡在朱贵霖向前,向三百多燕云士兵赔礼道:“此人就是一个粗人,诸位兄弟莫要怪罪。”
一个校尉
第二百八十四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