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胤也睁开了眼睛。
柴荣问道:“请哥哥赐教。”
百里无忌道:“清官,减赋。”
从庆州至楚国,再到建立明国,清官运动伴随百里无忌一路走来,为明国的根基扎下了坚固的基础,天下谁人不知道清官何意?
王朴叹了口气,赵匡胤摇头继续闭眼,而郑恩自始至终没有放下过酒杯。
柴荣又看了王朴一眼,叹息道:“哥哥,周国现在做不到此四字。”
百里无忌劝慰道:“无妨,文治不成还有武事,一样可以达到目的。”
柴荣道:“请哥哥赐教。”
百里无忌道:“为资望而行武事,则目标必须弱小,开战至结束要快,攻其不备,速战速决。以完胜之功震慑国内宵小,切不可陷入泥沼,进不得又退不得,如此,国内必定纷乱不堪。”
柴荣、王朴点头称是。
百里无忌继续道:“以周国目前疆土,由灵州攻西北阻卜太远,补给不易。由胜州北上攻辽,实力不足。由秦、凤、成、阶攻吐番,则更是难以加难。故,唯有攻宥、夏、银、绥、静五州之地,虽然党项族骑兵强悍,但人少兵寡,以周国之力,况且宥、夏五州皆依无定河建城,只要由延州起兵为主,攻绥州,以弓弩控制无定河面,以用河道进行补给,再由盐州起兵攻宥州,做为牵制,阻止夏州向绥州增兵,众将齐心,定可克之,如此就能将独立在外的胜、府、麟三州连接,对河套后套形成钳击之势,统一河套指日可待。”
柴荣闻听欣喜道:“哥哥高见,竟与文伯说得一般无二。”
百里无忌一惊,转头望向王朴,见王朴点头致意,百里无忌报以微笑。
这王朴想来就是平边策的撰写者了,只是如今蜀、楚、吴皆已入明,不知道他的平边策中还有何话可说。百里无忌心中暗自腹诽。
王朴早已向柴荣献过此策,柴荣此来就是想探探明国的意思,他担心夏、银五州与太原原北汉之地邻接,若擅自进攻,怕与明国交恶,如今心忧已去,心情大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