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无忌听完一声哈哈大笑。这冯老头拍马屁的功夫再次见长了。
百里无忌示意母昭裔继续。
母昭裔上奏道:“臣惶恐,臣以为陛下应以姓氏百里追溯渊源。”
百里无忌很好奇,自己还从没有想过百里此姓氏还有渊源可以追溯。
于是,令母昭裔详细说说。
母昭裔见百里无忌没有怪罪之意。并显得很有兴趣,于是,清清嗓子开始详细叙述。
百里之姓渊自源出于姬姓。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赐封周太王古公亶父的二儿子虞仲的子孙在虞国,他们的子孙后来迁徙到了秦国,被封在百里邑。后来就以百里为姓。
仲雍。也就是虞仲的子孙,他有个后人叫傒,因为家住百里乡,又称百里奚,在虞国任大夫。
周惠王姬阆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虞国君主贪图晋献公假意赠送的宝马珍玉,不顾百里傒、宫之奇等大夫们的反对,借道给南下伐虢国的晋**队。
晋军在灭了虢过的回师途中。顺手牵羊灭了毫无准备的虞国。
此后晋国大夫荀息还专门去虞国找回了宝玉和良马,当面归还给晋献公。
晋献公望着失而复得的宝物。十分得意地说:“宝玉还是我原来的那一块,没有变样;只是这马又多长了一颗牙齿,比去年大一岁了。”
虞国国君为了贪图眼前的那一丁点小利,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结果招致亡国的巨大灾难,这段历史形铸就了千古成语“唇亡齿寒”、“假虞灭虢”。
不久,秦穆公向晋献公求亲,晋献公就把女儿嫁给他,同时把百里傒也当作为陪嫁的奴仆送往秦国。
百里傒不甘心做奴隶,便在中途逃跑,逃到宛城时被楚军把他当作奸细绑了起来,问他是做什么的?他说自己是虞国人,亡国出来的逃难的。
楚人便叫他养牛,不久百里傒养的牛比别家的都强壮,楚人便称他为“看牛大王”,连当时的楚成王也知道了他的名号,
第一百五十二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