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并给予粮食和钱财上的援助;做为回报,渤海国将归附明国。成为明国的藩国年年朝贡。
种放虽然得到过百里无忌的授权,但这次又再次越权了,百里无忌给了他便宜处置的权力。却不可能给他擅自同意分封藩国的权力。而种放却混不知所以然,就如同他轻率地答应耶律敌里在暴乱推翻耶律璟之后可以被推举为新的契丹王一般。来自草莽的种放只知道联合所有愿意与自己站在一起的人,共同与辽国为敌,至于是不是越殂代疱。越权犯上。他丝毫不知道。
而“奥里米密约”的盟订,种放做为与靺鞨七部对立的一方,代表着明国百里无忌在盟约上签字,由此,靺鞨七部首领派人护送种放,并派信使传令渤海军临阵起义。
战争的巨轮再次轰然转向,本就暗潮涌动的辽国后院在种放的催化下烧起了熊熊大火。
半个月后,种放一行南下至混同江。由靺鞨信使向渤海军传达各部首领的命令,而种放一行则渡江向李建勋中军帐而去。
向阻拦的士兵了百里无忌的敕书之后。种放顺利见到了李建勋。
二人窝在中军帐中密谋甚久,直至第二日才出来。
之后,经过数次与渤海军接洽,终于达成协议。
李建勋部和渤海军随即先后起营,顺着混同江两岸向北而去,目标——黄龙府。
……。
五月初五,已经着急上火的耶律璟再也顾不得耶律休哥事先的报备,来自辽国各地的暴乱反抗已经令耶律璟到了有心无力的地步,他向耶律休哥发出了第十三道旨意,也是最后一道旨意,耶律璟勒令耶律休哥立即发起进攻,不得再有延误。
耶律璟实在是没有办法,辽军主力被牵制在潢河,还有二十万大军被分置在上京东、西两侧抵挡武行文诸部和百里康部的袭扰。而上京仅剩的七万皮室军、三万宫卫军是维持上京朝廷最后的屏
第一百三十七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