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唯一与之前不同的一件事,就是下令火炮准备射击。而目标标定的则是潢河北岸。
潢河并不宽,最宽处也就二十多丈,最窄处仅十多丈,被安置在明军防御阵地一里后的火炮。可以封锁潢河上任何一个区域。其实这也是百里无忌能面对六十万辽军而放胆一搏的真正原因,三里之内,明军火炮就如同耶律撒剌的铁骑兵,那就是真正的战场王者。
辽军士兵奋力地向前泅渡,他们虽然不识水性,但潢河水并不深,士兵往往三四个人共同扶一根木头或者木板就这么下河朝前泅游。
幸亏潢河不宽,否则单就以现在的天气。辽军士兵恐怕到了对岸,也没有了向明军发起攻击的力气。但二十来丈的距离。也足够使这些不识水性的辽军士兵精疲力竭。
而这还不是最困难之处,耶律休哥最头痛的是,辽军以骑兵见长,而此时泅渡,战马却无法随之过河,带来的后果就是登岸辽军仅能凭借手中弯刀对敌,这就令辽军战力十去其四五,能保留一半战力已经是最多了。
没有明军的阻击,辽军前锋士兵依旧花了大半个时辰,才“征服”了潢河,首批抵达南岸,在北岸观看的耶律休哥心中一边庆幸,一边却担忧不已。
耶律休哥不是傻子,明军和自己一样,对此次战争都经过了数月的准备,而如今任由辽军过河,除了有阴谋,再也找不出别的解释,况且明军的火炮还未露面,这是悬在辽军头上最锋利的一把尖刀。
耶律休哥甚至有再次下令撤回的冲动,但耶律璟的旨意却阻拦着他的冲动。
耶律休哥只能下令大军继续南渡,他寄希望于凭借六十万大军数量上的优势,用人命消耗明军,哪怕拼个鱼死网破,也是值得的,毕竟只要这一线明军消耗完毕,那明国再要从中原派兵北上,是相当难的事,由此,辽国完全有机会收复大定府及其周边之失地。
潢河
第一百三十三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