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八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同盟依然存在甚至根本就是圈套的事传到辽国上京。

    由此产生的后果就是。辽国不会上当攻击燕云,也不会调派西边的辽军东向增援攻击燕云的辽军。如此一来,辽国就会征召斡朗改、辖戛斯族大军增援西边战场上的辽军,再加上阻卜的五万援军南下。局势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王朴心急如焚。不行,必须想法留下,哪怕能悄悄向柴荣说一句话,甚至几个字,也能令柴荣猜测到这一切都是假象。

    场面非常怪异,柴荣已经下了逐客令,而王朴却傻呆地站在那,不施礼告退。也不说话;而周国君臣也默默地看着王朴,竟也不催促王朴离开。

    这种场面。前所未有,而其中的有心人,心中也各有计较、各怀鬼胎。

    柴荣心中涌动着强烈的挫败感,从义父郭威手中接过这个帝位,自己无时无刻不奋发图强、殚精竭虑,可惜,北有契丹、阻卜,南有百里无忌,西有吐蕃,东临大海,周国夹在其中,根本没有丝毫喘息的空间。

    原以为义父临终前执意让自己与百里无忌结为兄弟,自己就有了一个强大的靠山,而这些两年,百里无忌确实也不遗余力地支援着周国,但如今,仅仅就因为两个明国学子的被误杀,百里无忌就恩断义绝,弃自己与周国于不顾,这哪象心目中的那个义正词严、与契丹不共戴天的义兄啊?

    如果真有过不去的坎,百里无忌毁弃同盟,自己也无话可说,可如今,百里无忌擅杀我朝重臣,挖我墙角,竟还派其出使开封,声言毁弃同盟以要胁,如此羞辱于我,士可杀不可辱,我就是亡国身死,也不再去求他。

    柴荣终究还是没有再开口驱赶王朴离开,不管心中如何怨恨,下意识之中,总有对这次事件抱有一丝怀疑,无论是事件中的百里无忌还是王朴,都与在自己心目中的印象天差地别。

    这种怪异的场面如同一碗快要溢出的水,

第四十八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