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零二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无忌见柴荣猴急,不免发笑。

    慢慢饮完自己的第一杯酒。再次斟满,方才慢条斯里地开口道:“北门外辽军皮室军尽没,四万多部族军哗变,捉了耶律惕剌向明军投降了。”

    柴荣方才在城外听百里无忌向陈延正的交待。隐约猜到北门肯定有变。现在听百里无忌如此一说,便明白百里无忌放走耶律惕剌的原因。

    柴荣问道:“哥哥放走耶律惕剌,我大概猜到原因。可这与不擒耶律璟又有何关联?况且,耶律惕剌逃回上京,没有耶律璟,上京群龙无首,想做些什么事岂不更加自在?”

    百里无忌道:“二弟此言差矣。你想,如果此战连辽国皇帝都或死或俘。耶律惕剌回到上京,纵然有再好的理由。总不免被人怀疑。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柴荣想想也对,轻轻点了点头。

    百里无忌继续说道:“无论如何,二十五万大军只有耶律惕剌数万部族军幸免于难,耶律惕剌回到上京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与其这样,还不如让这数万辽军留在明国,也好为之后修建官道出把子力气。所以,既然让他们回去,就需要一个好的理由和好的推托之人,而这人非耶律璟莫属。”

    柴荣闻言,知道百里无忌在理,可是心中总是觉得沮丧,如此一个天大的功勋,竟被百里无忌轻易地舍弃,想想也觉得不甘心。

    百里无忌见柴荣心情依旧不好,将其酒杯取在手里,再次斟满,递给柴荣道:“二弟可还想听听我放耶律璟的第二个理由?”

    柴荣无精打采地接过酒杯,道:“哥哥说就是。”

    百里无忌笑笑道:“我想问二弟,若此战明军失利,你我皆被杀或被俘,明、周两国会作何应对?”

    柴荣听百里无忌说如此比喻,心中有些不虞,但依旧回答道:“荣不知明国会如何应对,但以周国而言,若我被俘或被杀,则另立新君,十有七八立荣幼子宗训帝。”

    百里无忌见柴荣面色有异,知道他还在

第一百零二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