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季良心中悲痛不下于陈氏,但他却立即想到蒋延嗣还在军中。如果他再有个三长两短。那蒋家真要绝后了,这是蒋季良无论如何都不能忍受的。
此时,在蒋季良心里,宁可蒋家再无出头之日,也不愿蒋家自此绝后。
他与朱彭亮商议,联络了巴东数十位长者,向金陵进发,他要向皇上恳求。替蒋家留个后,替巴东父老留个后。
蒋季良已经想好说辞。依照百里无忌制订的明军规制,凡家中已有从军者不招,凡家中已有阵亡者不招……。就凭此,蒋季良就有十足的把握,让皇上放蒋延嗣归家。
百里无忌新编的十万新军在百里义和郭廷谓、郑彦华、周保忠四人的训练下已经甚有成效,正式成军的日子已经不远,百里无忌将丁思觐、蒋延嗣等人召来的目的,就是想让这些经过战火淬炼的将领补充进新军,由此增强新军的战斗力。
但蒋季良等巴东父老的到来,令百里无忌非常为难。
百里无忌根本不知道这几年有巴东子弟从军,这个小小的县是百里无忌心中最觉得愧疚的地方,这个地方的百姓为百里无忌流了太多的鲜血,百里无忌虽然有过承诺,但那也只是当时不得已之下做出的。这些年来,百里无忌都刻意地去遗忘自己的承诺,他不想再从巴东招募新兵,也经常从赋税上补偿巴东县,但巴东毕竟只是一个小小的县,有着自己的父母官,要让皇帝亲自为一个小县设立政令,确实有着诸多的不便之处。
但百里无忌甚至从朱、蒋两家走私军械的事情中,分出利润为巴东子弟的前程建设工坊之事可以看出,百里无忌确实是将巴东放在了心上。
如今再次闻听巴东一夜之间,再现当年满城尽是素缟的惨象,这令百里无忌心中的愧疚感上升到了极限。
百里无忌有心答应蒋季良的恳求,但明军中与辽军有战斗经验的中层将领真不多,如果放蒋延嗣等人退役,那么很有可
第十四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