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明国这两年来,由于占领了燕云和原北汉之地,大量的战马由北方运至南方。军马的筛选标准提高了。淘汰的战马流入民间,代替了牛、驴等牲畜,被广泛使用在运输上。

    从而使民间的物资流动速度上升了一个台阶。

    而明国与周国双边关系自上而下的融洽,更使得两国的物资交易蓬勃发展。

    不仅仅是民间物资,连军械也开始出现了走私的迹象。

    徐世铭手下的情报网已经数次反映了这个问题,由徐世铭私下禀报给了百里无忌。

    但却被百里无忌无限期地搁置了下来。

    倒不是百里无忌想纵容这两个黑心军火商人,而是百里无忌没法说服明国臣民支持军火向周国输出。

    明国臣民虽然自己拥有着火器,但却被火器的破坏力所震惊。

    如果历朝历代的冷兵器战争已经使人惧怕。那么火器战争的破坏力远远大于冷兵器的破坏力。

    这也许就是火器不被推广的另一个原因所在。

    但百里无忌心中是想对周国进行火器销售的,除了火枪火炮暂时不在考虑之列。象地雷、手榴弹、甚至曾经换装后一直积压在仓库的轮炮等等,这些火器完全可以销售到周国,将它换成大量的钱财或者物资。

    但这招到了明国文武百官的一致反对。最能说服人心的说辞是,如果周国将明国卖给它的火器外流,或者将来明国与周国交战,这些吓人的火器很可能会落到明军自己的头上,为明国子民的安全计,万万不可将此等凶器卖于周国。

    百里无忌无奈,所以一直对民间暗中走私军械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明国能走私大量军械的人并不多,除了徐世铭外,明国的其它两个丞相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除了那两人。

    想起这二人来,百里无忌的嘴角就开始抽动。

    朱彭亮和蒋季良,百里无忌起兵于巴东小小一县,以团结军为班底,而朱、蒋二人给予了百里无忌不小的

第二百三十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