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二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出格的要求,令周国朝臣们为之愤怒。

    “圣上,此事万万不可,明国实力雄厚。两条官道一通,如果明国心怀叵测,那么,我国就连对抗的时间都没有。”李谷声色俱厉地上奏道。

    张昭跟上一步道:“圣上。李司徒所言是老成谋国之言,所谓人往高处走,眼下局势是明国强,而周国弱,官道一通,我国百姓必将被吸引前往明国,如此,国将不国。望陛下三思。”

    范质施施然上前道:“皇上刚允准明国金、银票据在我国流通,这已经给了明国颜面,我国勿须再对此事让步。臣以为不如派使者前往金陵,推说眼下正是战争紧要时期,此事容后再议,这样也不伤两国交情。”

    但愤怒的人不是全部,自然也有赞成的。出发点不同,决定也就不同。

    王朴就表示了赞成,他是柴荣的心腹,柴荣此次前往徐州与百里无忌会晤就是他亲自安排的。

    柴荣回来就召集群臣商议,这只能说明柴荣是同意的,至少是有所赞同的,那么。自己做为柴荣的心腹,自然需要支持柴荣的意见。况且,在王朴看来,任何事都有两面性,坏事经过一定的条件就会成为好事,这件事也一样。

    “皇上。臣有异议,明国愿意出钱修路,这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国为何要拒绝?”王朴一副舌战群儒的姿态,就缺一把羽毛扇了,转过头。王朴面对众臣道,“诸位试想,明国出了钱,在我国国土上修路,路它没生脚,不可能随明国而去,它留在我国,方便的是谁?还不是我国臣民?诸位担心明国心怀叵测,那完全可以避免,试想,如果事先与明国签订条约,其上面明确规定,官道完工之后,凡明国百姓便可以自由往来,但明国军队必须得到我国朝廷同意之后,方可进出,如此,不就解决了诸位的担心了么?”

    王溥待王朴说完之后,也上前一步说道:“皇上,王大夫言之有理,臣以为,条约上还须加一条,官道完工之后,须有我国军队加以看管,

第二十二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