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忌放心,让明国放心。
……。
与赵匡胤、向训一起撤退的云扬、徐守仁到了宁州,帮着周军巩固了宁州防线,与追来的辽军打了几仗,各有输赢。
数天之后,百里无忌令角厮罗派去向金陵府、开封府报信的吐蕃信使在经过宁州时被周军当做细作给抓了。
盘问之后发现不象有假,周军佐将将信使送到了赵匡胤、向训面前。
赵匡胤随即通知了云扬、徐守仁。
由此,明国皇帝依然健在的消息得到了信使亲口证实。
云扬、徐守仁在得到赵匡胤的允许之后,派一队士兵护送信使向金陵府报信。
同时与赵匡胤、向训告别,准备西向进攻,打通与河、兰二州的通道,迎接百里无忌回到明国。
做为不同国的赵匡胤、向训不便阻拦,但此举实在凶险异常。
辽军三路大军进逼,上路攻下灵、盐、宥、夏四州之后,与周军在银州城以西,隔长城对峙。
中路攻克渭、义、原、泾四州与周军和云扬、徐守仁部在宁州鏖战正酣。
下路辽军秦、成、阶、陇四州与周军在凤翔府一线死磕。
此时,明军要从宁州打通与河、兰二州的通道,唯有重新攻占原、渭二州,才能与河、兰二州建立联系。
从防守战转为反击攻坚战,其难度可想而知。
向训感激云扬二人的救命之恩,出口相劝道:“事关重大,如今宁州城外辽军士气正盛,明国皇帝既然短时内安全无忧,不如缜密计划之后,再行反击之事。”
但向训练毕竟不是明国将领,没有一个国家的将领知道本国的皇帝身陷绝境而能静心进行缜密计划的。
在云扬和徐守仁心里,他们已经错了次,绝不想再错第二次。
云扬道:“宁州前面的辽军原在渭州城外已经折损三成,如今宁州城外十数次恶战,想来折损不下于二成,仔细算来,宁州城外辽军最多不过五万之数,并且辽军远道而来,已有两月,虽然士气正旺,但人马已经疲惫,此时我军反向突击,当可收到出其不意之效,某以为事当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