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间埋设地雷,这为骑兵提供了防御和反击的可能。
而骑兵刀是百里无忌用明国坩埚冶炼的钢为骑兵打造的,想必辽国是制造不了如此坚韧的兵刃的。
如此既节省了开支,又达到了作战的效果。
轻骑兵如果与重骑兵对阵,硬拼那就是送死,但轻骑兵完全可以用自身速度的优势,随时可以从重骑兵面前逃走。
而真正到了非与重骑兵硬碰硬决战的时候,百里无忌只能寄希望于火器。
幸好,辽军的重骑兵不多。
禁军和御林军随即进行了换装和训练,百里无忌为了达到自己预定的作战效果,亲自参与了对禁军和御林军的训练,集结指挥使以上军官进行培训。对火枪使用和骑兵火器作战配合进行了指导。
这段日子是百里无忌难得有些许空瑕的日子。
明军阵亡将士的抚恤已经完成,家属因为抚恤丰厚也觉得满意,最重要的是,家中未成年男丁有官府资助入学。
明国的各行各业在徐世铭等人的治理下,由战备状态重新转入了生产状态。
第一次北伐战争,让明国臣民的脑海中有了一抹惊醒,明军不是无敌的,胜利依旧靠鲜血换来,也让明国上下再次加重了对辽国的警惕。
百里无忌对军队整训的指导完成之后,便开始解决那对孪生高丽公主的婚事。
百里康已经就任驻高丽军总督,并开始恢复高丽的民生。
出于高丽大半成年男丁皆被扶桑军屠杀殆尽,百里无忌打算让百里康让五万驻军进行民族融合,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而百里康和两个高丽公主的联姻,也将为此做出表率。
十月初一,百里无忌下旨,册封高丽贞宪公主为高丽王。同时赐婚令高丽贞宪公主、贞钦公主下嫁驻高丽军总督百里康。
处理了高丽之事后,百里无忌为驻东瀛军的主帅人选烦恼,驻东瀛军已经整训、武装完毕,本来就要将明国与扶桑侵略高丽之事划清界线,所以这支军队肯定不能交到丰臣仕旭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