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一人起身道:“学生名沈韬文,武举科,湖州人氏。请教陛下,辽人凶残,世人皆知。但辽人所害乃周国百姓,自有周国朝廷为其做主,何以要让明国士兵为它国流血?”
“呃……。”百里无忌无语,这徐世铭是执行了百里无忌的命令,让学生的课业中增加了家国概念的课程。但却没有让学子明白,民族的概念。
不光是学生,甚至整个明国所有官员,也未必知晓民族的概念。
在这个时代,百姓只知国,却不知民族。
百里无忌迅速在脑中组织着言词,稍息之后。百里无忌开口说道:“契丹灭唐时,我沉默了,因为我不是唐人,契丹灭晋时,我沉默了,因为我不是晋人。如今,契丹又要灭周,我如果还是沉默,那日后,契丹要灭明。试问,天下还有谁来助我?”
场内再次沉默,学子们都在沉思。
可此时一人站起道:“学生名崔仁冀,战法科,钱塘人氏。请教陛下,若要北伐,何不先讨伐周国,待灭周之后,再行北上击辽,如此明国便无后顾之忧。”
问题再次回到了民族的概念,在这些学子和明国百姓心中,也许周国与辽国是一样的,对他们而言皆是外国。
百里无忌虽有心进行引导,却不知道从何处开始。
不想冷场,百里无忌一边思索一边说道:“朕出身江陵,起于巴东,是为南平人,立根基于庆州,是为蜀人,王于楚,是为楚人,称帝于金陵,是为吴越人。试问,朕究竟是何人?”
台下学子皆交头接耳,一片吵杂。
百里无忌此时大声喝道:“朕可以告诉你们,朕,自始至终,是为汉人。”
百里无忌说话开始顺溜,话一顺溜,气势便开始出来。
气势一出来,结合了帝皇的身份,那就极居感染力。
“朕建立明国,当以收复失地、开疆扩土为己任,凡汉人所到之处皆为我土,凡汉语所闻之处皆为我邦。尔等得朝廷悉心培育,乃明国栋梁,可知所学之用?军人以剑、文人执
第一百六十八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