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也为这个朋友着急,思忖之下。找蒋延嗣劝说道:“伯涵,我陪着你去外面逛逛如何?这些日子你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真比我妹妹还听话,别看书了,不差这一日,我们就去归州城逛逛吧。”

    朱贵超的话很诚恳。

    蒋延嗣虽然心里感激朱贵超的关心,但还是不想浪费这一天时间,婉言想。

    却不想看上去平和温厚的朱贵超能说出这样的话:“伯涵,我看你是越学越不明白了,你难道不知道仕途的成败不在读书。只取决于背景和运气吗?功名这东西是最能误人终身的,如果你陷进去则必受其害,最终成为无学无用之人。”

    听到这,蒋延嗣不服,反驳说:“那你为什么还要一路参加乡试、县试、州试。”

    朱贵超继续说:“家祖和家父开始也不明白这个道理。上门心思让我考取功名,后来我一路过了乡试、县试之后,突然悟了,再也不想考下去了,父亲劝我我便与他理论,后来他论不过我,只好听凭我自己做主。这不。我现在在归州州府里谋了个差事,也过得挺好,再也不打算考了。”

    蒋延嗣还是不服,说:“我不象你,我家从唐以来就没有出过一个以功名立身的。现在我这样苦学,即使不为自己发达。也要为我蒋家光大门庭啊。”

    朱贵超见蒋延嗣的样子如此执着,知道自己有点失礼,便略微缓和了一下语气:“你我家境差不多,不必忧烦生活所需,我也不是要强迫你放弃求取功名的道路。但我今天只想劝你一句,要将功名富贵看透,做人的意义绝不在于仕途的功名,如果以功名来判断人的高下,那唐朝的奸相李林甫应该是最有贤德之人了。”

    蒋延嗣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从不信命,初次听到朱贵超如此言论很不适应。

    朱贵超也从他的神情中看出了这一点,继续为他解释说:“比如你家的祖先,虽然不是达官显贵,但世世代代躬耕不止,为你家积累了现在的田产房宅

第七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