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新兵虽然整训完毕,却未进行战前准备,百里无忌绝不想仓促派兵出发。
但孙仕旭、徐守仁二人不得不救。不然,等二人败退,让辽军在高丽站稳脚跟,那百里无忌近十年心血,就为辽国作嫁衣裳了。
无奈之下,不得不改变布置。
百里无忌传召徐世铭、孙光宪、冯道、彭晓、百里康、陈延正、刘仁赡、边镐等人聚集商讨应对之策。
但军议形成不了统一意见,虽然文武官员皆同意趁辽国战乱,出兵收复燕云十六州,但对于是不是因此与辽国全面战争有了相反的意见。
反而是文臣徐世铭、孙光宪乃至冯道一律主张在收复燕云十六州后继续北上,哪怕攻不下大定府。也要在滦河以北站稳脚跟,以待日后峙机再次进攻大定府及辽国上京临潢府。
但以陈延正、刘仁赡、边镐等武将的意见,此次出战应以收复燕云十六州以主要目的,不赞同继续北进,以收复之后。囤兵固守,待日后根基扎实再行北进之策。
这让百里无忌非常郁闷,徐、孙二人有此主张,百里无忌心中体谅,他们的心思不过是担心孙仕旭、徐守仁二人的安全,主张继续北上,牵制辽军兵力。避免辽军大举在鸭绿江反攻。
但陈延正等人的建议却令百里无忌有点诧异,军人以获取战功为最高追求,挟明军兵锋之威,竟建议在收复失地后裹足不前,这实在令百里无忌有些恼怒,都开始动了换将的念头。
确实。如果主将没有北上之意,那一旦奉命出兵,恐怕随时来一出消极怠战的戏码,这会害死孙仕旭和徐守仁的。
见到百里无忌脸有不虞之意,陈延正上前奏道:“陛下。臣只是为明国虑,契丹骑兵之战力臣记忆犹深,若不将燕云十六州巩固,并囤积足够粮秣军械,北上恐怕会事倍功半,还请陛下三思。”
刘仁赡也上奏道:“陛下,臣附议,陈都指挥使言之有理,中原无马,明军皆为步兵,纵然以前晋国占据河套之地,所
第一百七十八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