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下,请求柴荣斩王朴,其中刚才奏报的薛训也在此列,反而是尹日没有跟从。只是冷眼看着局势的发展。一丝淡淡的冷笑挂在嘴角边。
这时,李谷上前奏道:“皇上,王朴方才说了一件事,不如等他说完第二件,再议论如何应对不迟。”
柴荣微微颌首道:“李卿言之有理。王朴,讲第二件事。”
王朴眼见周国大臣们群情激愤,心中轻吁一口气,这般景象也算是完成了百里无忌的嘱托。王朴本可以出言不逊,挑动周臣更大的愤怒。但王朴不想真正地让明、周两国同盟破裂,这说话是有限度的,有些话说了哪怕事后知道这是不得已之举,也无法弥补两国君臣心灵上的伤害。
其实百里无忌这次令王朴出使周国,仅仅就是让王朴将亲笔书信呈交柴荣,而明面上的理由都是扯淡,不过是迷惑辽国奸细的障眼法而已。
所以,王朴准备了两件事,一是用张昭被百里无忌“斩杀”挑动群情,第二件事就是用自己来挑动柴荣的愤怒,只有将愤怒控制在自己个人之间,明、周两国关系才不至于真正破裂。
王朴再次开口道:“禀陛下,外臣奉命要与周国交涉的第二件事是,毁弃明、周同盟,撤回暂时驻扎邠州的明国特战军,中断明国对周国的军事、民用物资支援……。”
这一下,朝堂之上炸开了锅了,每一个周国官员脸上都布满了激愤,这一年多的战争,将周国的经济拖入了泥沼,民间大量的青壮被征召,郭威、柴荣两代皇帝辛苦积累的国力早已消耗殆尽,柴荣刚刚降下的赋税,又不得已临时加上,国力已经枯竭。
如果说,这个时候真的毁弃两国同盟,除非柴荣准备周国与辽国同归于尽,不然,唯一的生存之路就是向辽国投降……。
王朴的话如晴天霹雳,击打在周国君臣的头上,他们都想不能,明国皇帝擅杀周国使者张昭,此事总是事实吧,周国做为苦主还没有正式派使者
第四十七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