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王不究之恩,若大王无意登帝位,那臣以为须向周国开战,但不能全面开战,只能将战争控制在局部,能赢自然是好事,输了也不动筋骨。能救回蜀帝自然好。救不回也无关宣扬大王重情意的名声。如此,蜀帝和蜀人依然感激大王恩情,想来也少不了大王的好处。”
看着冯道此人,让百里无忌想起了三国的贾诩,二人都是那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人,不同之处在于,贾诩多了一份阴险,冯道多了一丝圆滑,也许这丝圆滑就是冯道历经数朝依然健在的原因。
不得不说,这冯道的分析很有道理。情意在这个时代,真的不值几个铜钱。
百里无忌轻轻挥手道:“有劳先生了。本王还需斟酌。”
冯道依言告退了。
百里无忌从这一天起就将自己锁在书房内,除了送饭菜的侍卫,再不见任何人。
百里无忌其实已经决定出兵,但究竟是全面战争还是局部战争,百里无忌拿不定主意。
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害处。
好处在于不管是全面战争还是局部战争。只要顺势而为,都能得到蜀国官员、百姓的认同,所谓师出有名,若因此而得到大片蜀地,那几年之后。楚国会更加强大。也许,就具有和契丹一战之力了,这一点对于百里无忌的you惑还是相当大的。
但害处也是相当大的,局部战争一旦失措,很可能会演变成全面战争,战争发动了,有时就可能不在掌握之中,如今与周国相邻的领土甚广,任何地方都可能成为交战地,而一旦变成全面战争,楚国的综合实力还是略逊于周国,并且军力也有欠缺,楚国虽有火器,但仅仅只能满足原有的四军装备,近五年的生产,火枪兵依旧只增加六千人,凭九千火枪兵北上面对周国的十万骑兵,这确实有些恐怖。
火枪纵然犀利,但射程仅在二十丈之内,这二十丈的距离对于骑兵冲锋,只是一刹那,仅够发射数枪,能杀多少?而阵斗折蛇行的障碍、栅栏也只能延缓一时,一旦骑兵突破,对火枪兵来说就是末日。
现在的火
第一百三十八章-->>(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