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出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庆州在目前无论如何也养不起这么多的士兵,南平国三州之地养六万军队已经捉襟见肘,何况庆州一个刚刚建立的政权,更何况庆州的军饷已经超过了南平国的一倍以上。

    虽然粮食能供给,不至于将人饿死,但军饷问题是个难题。

    为此,百里无忌再次与徐世铭闭门商量解决之策。

    徐世铭说:“按庆州的赋税收入,黑旗军的军饷标准,算上一万五千团结兵,庆州府每年就需要亏空至少四万两银钱。如果没有贩卖蜀、晋两国火器的红利和充公原州府府库的支持,庆州府三个月后就会发不出饷钱。情况不容乐观,就算这样,庆州府也只能多撑一年。”

    百里无忌点点头说:“先生可有好办法?”

    徐世铭说:“主公,庆州始建,一切方才起步,如果大量的银钱投入军队,对庆州的经济无疑是致命的,移民潮之前,庆州是粮食输出地,但经此变故,庆州粮食能自给自足就不错了。而且自从蜀晋两国的火器交易完成之后,军械坊产出的火器已经堆满大部分仓库,大量的资金被积压在仓库中。所以,我以为主公还是调整军饷标准和官员俸禄,我保证,只要将这两项开支减少一半,问题就能解决,并且庆州府每年都能积余数万两银子。而且,按照现在的军饷俸禄标准,就是减少一半也比各国的军队军饷稍高,想来不至于引起骚乱,还请主公三思。”

    百里无忌明白徐世铭说的是老成谋国之言,移民潮前庆州的经济处于成长阶段,活力四射,官府的政令和银钱支持,令商贸迅速地发展,但如今一旦抽调巨量的银钱充作军饷,用来制造军械,势必影响在商贸方面的投入,甚至从商贸这一块往回抽血,如此商贸的发展就会停滞衰退,从而更影响庆州赋税收入,引起恶性循环。

    徐世铭提议降军饷俸禄标准也很正确,现在的标准确实高出各国标准一倍有余,如果降一半,单五万多黑旗军军饷所减少的支出一年就是五万多两,就能补足每年的亏空,何况还有团结兵,还有官员

第五章 出路-->>(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