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八章 大同社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后百里无忌大礼拜到在杜光庭脚下,正容说道:“日前言语多有得罪,还请道长宽恕竖子无状。子青自幼师从梁公习孔孟,非嗜血之人,明是非,辨忠奸,识仁义,当不负道长远来劝谏之情意。还望道长此去,千万保重身体。

    杜光庭一时阻挡不及,心情复杂地望着拜倒在自己脚下的百里无忌,此子如此年少,聪慧狡诘,有活千万人之仁,亦有屠万千人之恶,杀伐果断,实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三国曹阿瞒之像。想如今乱世,却已非靠圣人之道所能拯救的,罢,罢,罢了。

    杜光庭弯腰扶住百里无忌臂,开口说道:“日后小友若能感悟天道无为,将是天下苍生幸事,老道无物相赠,留于小友一句话以当别礼。”

    随着一行人的离去,风中传来杜光庭的声音“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四海之内共利之之谓悦,共给之之谓安……。”

    所谓德人,其居处与行动都不需要谋虑,其心中也没有是非美恶一类的概念。四海之内的人都得利就叫做喜悦,都享受供给就叫做安定。

    无忌知道,这是杜光庭最后留下了他这辈子的念想,圣人和百姓都梦想着一个美好的大同社会,在这个大同世界里,“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

    有些事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就象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一样。

    百里无忌正遭受着庆州府军政二路各层官员的联合“逼宫”。

    这令百里无忌非常生气。

    生气的后果就是,参与此事的所有人停俸一个月。

    除了百里义不甘心之外,其它人都说“值”。

    事情的起因还是在庆州的那场暴乱。

    百里无忌差点死在了万县。

    这件事就成了庆州府军政官员的心病。

    这大事始起,主公若意外丧生,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么?

    若是百里无忌下有个一男半女,那还能有个人好继承。

    象现在百里无忌

第九十八章 大同社会-->>(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