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七章 传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却比野鸡都不如。庄子以此说明孔子在人世间的无所逃。“天刑之,安可解。”

    孔子的命不可解,又何须再解,人间的义无所逃,所以也不必逃。正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东晋陶渊明所说:“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为心为形设,奚惆怅而独悲?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其实社会上没有绝对的公正和平等,如果执著于此,那么人生就生无可言了。

    无忌说这话大有深意,你老道不是圣人吗?在此乱世之中,你做了些什么?不过隐于青城山中行那苟且偷生之事罢了,如今因攻伐蜀国之事特意下山来劝我罢手,你的仁和义不过也是诸候窃国之举罢了。

    果然,以对天道修练为职业的杜光庭怎会听不懂这意思,瞬间红云上面,猛地转身,准备喝斥无忌。

    无忌一看这架式,暗自高兴,怒了,怒了怒了……。

    没曾想,杜光庭转身之后,深吸一口气之后,面色渐渐平静,只是注视着无忌。

    百里无忌暗道可惜。

    杜光庭缓缓开口道:“小友勿使这激将之法。老道花甲之年归隐青城山,观天下已非老道一人之力所能改变,无奈之下方才归隐。小友虽有为民之心,但血腥之气太重,不为老道认同。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征征,其征也不征。小友可明白?”

    百里无忌肃然道:“道长言之差矣,敢问道长,若你遇一恶人,不由分说上来打你一耳光,你如何应之,是拔拳相向,或是伸出另一边脸相就?”

    杜光庭想了想说道:“老道可相劝,如不听亦可报官。”

    百里无忌道:“如恶人不听劝,更不许你报官,或者官护之,道长该如何?”

    杜光庭无语……。

    百里无忌说道:“之所以称之为恶人,因其思想与仁善之人不同,以善报恶,恶人无法理解用心,自然不会

第九十七章 传承-->>(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