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四章 招募风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有一人从军者不招,凡十五岁以下者,三十五岁以上者不招。如此,诸位觉得如何?”

    老头细细斟酌相互细语之后,终于点头同意了。

    族长们散去之后,百里无忌赶紧上徐世铭再起草一份告示,将上述的三个招募条件写上,让熊纪本组织衙差在原张贴好的告示上打了个补丁。并命令百里义和百里康重新甄别已经招募的五千人,将不符合规定的人踢出,踢出之人给予每人半两白银的补偿。

    于是百里无忌接任县令以来第一份告示打好补丁之后,上面有了两个官印。

    从此巴东县百姓将他们的父母官私下称呼为“双印县令”。

    当然百里无忌不知道,就是知道也当作不知道。

    十天之后,前来从军人数开始减少。

    至此,黑旗卫已经招募到四千一百余人,还是超过了无忌所规定的四千人之数,但超过数字不大,族长们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毕竟县令有大恩于巴东,况且从军之人皆出于自愿,待遇更是没得说。

    百里无忌松了口气,如此扩军之事大局已定。

    可外事方才安定,后院起火了。

    怪还是怪在无忌招募士卒的待遇上。

    试想当时象百里无忌这样一个七品县令年俸不过八百石,折银不过十两。县丞县尉八品年俸不过四百石,折银不过五两,不用说不入流的衙差等人了。

    当时一个制钱可以买一个白面馒头,一两白银兑换一千二百制钱,一个正常百姓人家一年的用度折合白银不过一两。

    于是,县衙内不满之声忽起。

    这是要涨薪啊。

    百里无忌只能召集衙中众人商议。

    最后定下,自无忌以下所有人的月俸外,再加一倍养廉金,月俸是由江陵府发放的,养廉金则由巴东县衙发放,自然是百里无忌自己掏腰包了。

    腰包快要撑不住了。百里无忌感叹道。

    同时为了安定黑旗军佐官,将佐官的俸禄也提高了一倍。

    自此,招募之事终于落定。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