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一三、大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位朝中重臣手中一一传过。此前赵与莒给他们看的。一般都是副件。这次则是原件了。当看到信上有些黑色的斑迹时。郑清之问了一句:“这信为何如此……这是血迹?”

    “朕遣去蒙胡境内潜伏的一个信使。当初便是他联络窝阔台的。如今殉国了。”赵与莒抿了抿嘴:“此乃国士之血。朕必将奉之入英烈祠。”

    英烈祠是收复中原之后在武庙中建起的一座祠堂。说是祠堂。因为赵与莒重视的缘故。如今已经成了一片连绵的建筑群。建筑的前半部分对外公开。临安的驻军、初等学堂和各工厂。时常会组织人手前去洒扫拜祭。后半部分则不轻易公开。存放着许多对于大宋军事来说甚为珍贵的东西。象岳飞的佩剑、台庄大战中打响声的火炮、收复中原时阵亡将士的遗物等等。虽然看上去。凭着绝对的优势。大宋这几年来战无不胜。不过这背后密谍们做出的牺牲与奉献。赵与莒是一清二楚。这封信件。也算是那些为着大宋而将自己的姓名都遗忘掉的沉默为志。

    “陛下。蒙胡此策是否能行?”

    崔与之皱着眉。向赵与莒询问。他这些年来也饱读了智学书籍。其中的理一样。他看了不少。对于借冰封之机从最北的海峡穿过。抵达东胜洲之事。他觉的似乎可行。

    “以举国之力搞这个。虽然死伤会甚为惨重。但是应当可以过的去吧。”赵与莒轻轻敲了几下桌子。叹了口气。

    若是给蒙胡跑个几万人到了东胜洲。以北东胜那些尚未立国的土著。只怕挡不住蒙胡。而蒙胡两个王子。无论是蒙哥还是忽必烈。从那封秘信和此前的消息来看。都有英主之姿。特别是忽必烈。在那信中。还交待了这个忽必烈干过一件现在不为人知的事情。

    这小子在学好宋话后。竟然曾经潜入徐州。借着中原战后的混乱。在徐州读了一年半的初等学堂!

    赵与莒现在已经派人调查这小子在初等学堂时的成绩。虽然结果还没到。不过赵与莒大致可以猜出。他的成绩不会差。

    除了赵与莒外。崔与之等人并未注意到这一点。他们只觉的这是蒙胡蛮种。胆大妄为。赵与莒却明白。这分明就是提前出世的彼的。若是让忽必烈真上了位。带了三五万人跑到东胜洲。没准真给他搞出什么事来。一个胆大英武又受过初等教育领导。带着一群经过长征淘汰的恶狼。闯进连铁器都没有的北东胜洲……

    这不就完全是给自己的后世子孙找麻烦嘛!

    “陛下!”赵与莒在呆。崔与之的问话便没有注意。觉他心不在焉之后。崔与之催了一声。赵与莒这才反应过来。

    “哦……秘信中说。蒙胡准备二十万青壮。这样说来。至少有三五万人可以到吧。”赵与莒对此倒不敢肯定。他知道东胜洲的土著是从亚洲过去的。据说就是从白令海峡穿过。就算冬天时白令海峡没结那么厚的冰。可是蒙胡的造船水准也没有差到连这么窄的海峡也过不了的的步吧。

    “陛下召臣等。必是不愿意此事成功?”赵善湘道。

    这是当然的事情。纵虎遗患。不是赵与莒的风格。事实上赵与莒对待他的敌人。竟然手段不算什么残忍。可基本上打倒了就不会再给对方有翻身的机会。就象史弥远。如果不是彻底失去了对朝廷的影响力。这个时候只怕还呆在流求岛上数椰子呢。

    “你们准备好了么?”赵与莒收敛住心思。沉声向赵善湘问道。

    “两万人。万事俱备。只等水师。”赵善湘道。

    他二人打哑谜一般。魏了翁忍不住问道:“官家。莫非早有对策?”

    “起初的时候。军情参赞司便拟了一个总攻的条文。便是大规模海运。在辽东登6。然后迅直捣黄龙。”赵与莒随口说了一句。

    大规模跨海登6作战。在大宋来说还没有太多经验。策划这般一件大战。赵善湘嘴巴说二万人。实际上牵涉进来的相关人等。便是二十万也不只。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