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六二、车声响彻临安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在以后他们老去并且从大宋铁道建设中退休时,他们也时不时地与后辈提起,自己曾在大宋6地上第一条铁路第一趟正式列车中受天子赐见。

    炎黄三年七月十八日,上午八时。

    往日这个时候,临安城青壮大多在各种工厂里上工,游手们则缩在自己的破窝里补觉,门丁差役们则在城门口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天子提高了他们的收入,他们的主要作用是警戒和维持秩序,却不用去收那三文两文可怜巴巴的进城费。城市的其余地方,勤快地商铺已经开张了,笑容满面的伙计殷切地招呼着客人;小吃早点行的老板娘则打着哈欠开始收摊,那些因为要赶早上班多赚些计件薪水的工人们早就离开了他们的摊子;码头的背夫与商船的货主们就脚钱讨价还价,双方都是面红脖子粗;赶早的车夫们将马鞭甩得叭叭直响,目光在街上行人身上逡巡,寻找可能的顾客。

    可今天不同,半个临安城都安静下来,除去在工厂里实在动不身地,凡有闲暇,几乎都聚到了临安城东北。

    文瞳、邓若水也到了这里,二人来得并不早,因为象临安城其余热闹一样,总有游手会先来占位。然后或十文或十五文的将这位置又卖给旁人,二人早与相识的游手打了招呼,托他们占好了位置。

    方知行在人群中现了二人,但并没有上来招呼,他今日来可不只是凑热闹的,他必须隐于人群之中。寻找可疑的人物。他不知道象他这般人有多少,但至少数百名职方司、军情司和临安府的眼线隐于人群中,而明面上站出来维持秩序的近卫军、殿前司人手就更多了。

    他不动声色地在人群中挤过去,靠近一个他认为可疑的人,在他身边站了会儿,确定他其实只是个外地来地商人后,便又转向下一个目标。

    就在这个时候,一队近卫军骑着漂亮地战马过来,方知行眯着眼。看着马上地乘客,他不喜欢近卫军的军服,因为一个穿着这样军服地家伙。把他青梅竹马的女孩娶走了。果然,在这群人中,他看到了那个家伙,下巴刮得铁青,目光冷冽敏锐,当方知行注视着时候似乎被他察觉,他地目光迅在这个方向转了转,现方知行后眼神里浮现出一丝笑意。

    然后李一挝的目光歪向另一侧,这是一侧搭起的台上。上面人不多,都是些贵戚官宦家的女子,这些人不能与普通百姓挤于一处,所以才会有这样一座台子。方知行扫了一眼,便看着于织娘站在其中,含情脉脉地盯着李一挝,身后的乳娘还抱着一个襁包。

    数月之前,织娘生下她与李一挝的第一个孩儿,这次也带来瞧热闹了。

    李一挝咧了一下嘴。若不是军纪约束,他都要说一声“好热闹”了。

    他们下了马,立刻有勤务兵上来将马牵到一边,然后顺着预留的道路穿过铁丝网,进入前方的一幢楼房。穿过楼房里的过道,他们进入大宋临安火车站地站台。

    若是以数百年后的标准,这座火车站还有这个站台实在是简陋得可以,不过是上下三层,再加上一层地下通道。站台长也只有五百米左右。如今这上边站着两百名殿前司的精锐官兵---他们同时也是秘营成员。

    大约到了八时三十分,喧哗地人群安静了。六十余辆马车从混凝土道路上奔来,到得火车站后减,然后进入专为马车用的地下通道,所有的马车都停入其中。又过了会儿,大宋皇帝赵昀与他的朝中重臣,都从地下通道中走了出来,只不过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到了站台之上了。

    “吾皇万岁!”

    不知从何处传来喊声,紧接着这喊声连成了一片,赵与莒回过头来,面对着铁丝网、铁栅栏之外的百姓,不住颔示意。除去军人之外,百姓们纷纷跪拜,这让赵与莒很是不安,低声吩咐了一句,立刻有随侍的殿前司将士大喊:“陛下有旨,免礼平身!”

    虽然已经当了四年多马上就五年时间的皇帝,可是赵与莒还时时警醒自己,对于跪拜,不能安之泰然。

    “陛下深得万民爱戴,实为古往今来第一圣君!”

    薛极跟在他身边,因为赵与莒步子大的缘故,他有些跟不上,边抹汗边道。

    对这种谀辞,赵与莒有足够的免疫力,他理都没有理,而是转向崔与之:“崔卿,觉得如何?”

    “臣还是觉得……这东西真能跑得起来么?”

    对着眼前地大家伙,崔与

二六二、车声响彻临安城-->>(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