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一九、喜遇良机聆圣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军中,我已经有了安排,你只管迎击便是。”那子申兄又是一笑:“此战胜后,你不必急于去攻临安,而是攻打江南制造局,设法收集足够之船渡江北上,近卫军虽强,你过了大江他能奈你何?”

    钱斯杰点了点头,子申兄在捧日军中有人对他来说并不意外,他叔父权倾天下二十年,哪里不曾安排些人手,除了那些明面上居于高位的,中低层将领中有多少效忠投靠的,除了他叔父自己,只怕只有这个被寄予厚望地子侄才知道了。

    “到时你只说要沿江西上,攻镇江金陵,然后再北上夺两淮徐州之地。”那子申兄又道。

    “是。”

    “钱粮上不必担忧,我此次来,为你送了三千石粮,还有十万贯钱钞。”子申兄再次笑道:“这些钱钞,都是十足十的流求金元券,那昏君只怕不曾想到,他虽说扫荡了那些投机的豪商,却也让我等筹足了钱粮!”

    钱斯杰与那子申兄关系亲近,但对于这一段时间以来生的事情也不甚清楚,他只知道子申等人织了一张连环网,一环扣着一环,为的都是逼使那位天子出昏招。如今时机已经成熟,那位天子自家革新弄出的流民,成了他之天下的乱源,便是钱斯杰自己也不曾想到,赵贺揭竿而起之后,竟然会有如此多人响应。

    赵与莒这两年来声望虽大,但他能力再强,目前改善的也只是临安左近罢了,华亭府虽然也在变化之中。只是这变化才一开始,便被这些随时随地准备寻他破绽的人瞅准时机利用起来。

    “沿江制置使你也不必过于担心,他们那几条船,只是来应应卯,只要你这里不出大乱子,他们也不会来找麻烦。”知道钱斯杰还有些疑虑,那子申兄又拍拍他的肩膀:“贤弟,我这些年来可曾亏待于你?”

    “若非子申大哥,小弟早就家破人亡了。害得小弟如此地,便是襄阳他赵家地宗室!”钱斯杰狠道:“子申大哥尽管放心,小弟但留三寸气在,必不会误得大哥之事!”

    “事成之后,你要愿意。一处制置使之位总是少不得地。”子申兄点头道:“只是你须小心,莫让那个赵贺知晓了你真实身份,若事有不济,你自脱身,那厮却不能让他开口,明白么?”

    “是!”

    “那我便放心了,好生去做,俊德贤弟,我先离开此地,还有别处要我联络。”

    目送子申兄离开之后。钱斯杰脸上的笑容收敛起来。他凝神思索了好一会儿,然后摇了摇头。

    即使这位子申说得那么满,可是除非捧日军阵前倒戈,否则他想不明白自己如何凭借这些乌合之众可以抵挡住大军进袭。但是捧日军阵前倒戈,这种事情他想都不大敢想。

    赵与莒也不相信捧日军会出现什么意外,在他亲政之后。他便用或明或暗的手段,将临安城左右的禁军主要将领轮换了一遍,换上的都是他认为较为忠诚可靠地。饶是如此,为防万一,他还是将近卫军一部也调了过来,为的便是防备万一。

    大宋炎黄元年八月二十七日,捧日军五万离开临安赶赴华亭,华亭府离得临安并不远,而且对方只是两万乌合之众。故此出征之时。临安百姓与舆论都以为,此次出征必是轻而易举便可大获全胜。甚至在一些小报上已经开始讨论。胜利之后对于那个伪称为济逆的贼子,当如何处置了。

    送别捧日军之后,赵与莒回到皇宫之中,与别人的乐观不同,他心中却没有那么欢喜。

    无论捧日军此去取得如何大胜,胜后如何处罚那个赵贺,都不能掩盖一个事实,他暗地里鼓励大农场化经营,被追逐利益地豪商地主所利用,这个政策在战后,必然面临保守派的全面反扑。而他个的因为台庄大捷建立起的声望,也面临一次考验。

    他背着手,面色平静地走在御园之中,眉头也很舒展,如果不是熟悉他的人,根本看不出他其实心事重重。

    “官家一个人在那儿转了许久。”

    博雅楼上,校书校累了地贾元春远远看到天子在御园中转了转,心中微微一动

二一九、喜遇良机聆圣音-->>(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