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各取其中一个字作为立国之本。
苏林翻阅《论语》,想要从中找到代表自己思想的道来,突然,心中一动,看到了为政篇中的“君子不器”,思绪如潮水一样涌动了起来,快速解读着这几句话。
“君子不器!君子不器!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会觉得,看到这四个字,让我的念头如此通达,胸中思想涌动,马上就要冲破智窍了呢?”
凭借直觉,苏林知道,如果自己要以圣言开智,就必定是这一句“君子不器”,可是这一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按照直白的翻译,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
世人之所以难以圣言开智,就是因为圣人孔子的言论当中,蕴含的思想之深,每一句话都不仅仅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一层意思。为了彻底地理解这一句“君子不器”,苏林发动脑海中的无字天书,迅速地搜索关于“君子不器”的一切相关记载。
最终,让苏林找到了这一句话最可信的出处。其实,这一句话的背后,还包含着一个典故。
这个典故说的是,孔子将自己的几个弟子叫到了身旁,指着一个装水的陶器说道,每一个人都有其特殊的用途,就好比是这装水的器物一样,它的作用就是用来装水。
这个时候,就有弟子纷纷上来向老师孔子求问自己是一个什么器。孔子微笑着一一给他们点了出来,其中最受孔子器重的弟子子贡被孔子比喻成了瑚琏。这瑚琏乃是上古时期,宗庙当中盛放黍稷的祭器,由此可见,孔子对子贡的评价之高,将他比喻成为瑚琏,意思就是子贡有安邦治国的才能。
但是,受到如此高评价的子贡却是皱着眉头,斗胆问了孔子道:“请问老师是什么器?”
孔子微笑着摇了摇头,口中轻声吐出了四个字:“君子不器!”
子贡方才恍然大悟,老师所言,寻常之人为器,就好像是那些器皿一样,只有固定的作用,而真正的君子,却是要多才多艺,不能够像“器”一样只有固
第五章 圣言开智-->>(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