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不会把宫中的小打小闹放在眼里,就算真的出什么意外,凯风也只会给他一个封号,葬入皇陵而已。
凯风随便的翻着桌上的试卷,眉头越皱越紧,这些人用的典故过于繁琐,有几个通篇不曾有什么主旨,真是不知道怎么选上来的,慎重权衡之后,选了两篇语言相对干练朴实的,交给了写意,即使没有明说那是头甲的人选,在场的人也心中有数。
“这些卷子都是怎么呈上来的?朝日二甲不过十几人,朕在你们选出的三十篇中居然无法找到,你们这些考官都是干什么吃的!”
“臣该死。”凯风随手把自己看不过的试卷扔在地上,差强人意的卷子作为二甲的人选,放在桌上,“通篇的华丽辞藻堆砌,最后也不曾说明自己的观点,一味的古人云旁人云,这便是你们给朕的交代吗?现在便回去,把那些试卷重新搬来,当着朕的面仔细重新批过,至于地上这些人,给个三甲已是勉强,竟想着要高攀二甲的高枝吗?三甲传胪也不会从里面出,这些就不必看了。”
“是。”
“写意,你派人跟着太傅和监正,把那些试卷全部给朕搬回来,若是朕头一年的科举便选了这样的人进来,以后朝日还有什么盼头?”
“是。那陛下,婢子手中的卷子……”
“那便是一甲人选,当着你们的面,朕亲自表明名次,拆封,写入皇榜。”说着,拿起一旁的剪刀,挑起缝纸条的红线,剪开,那些大臣一个个着急的伸长着脖子张望,又不敢做的过于失礼,凯风打开第一张试卷,不由得松了一口气,“状元,杨落……”
果然不负所望啊。只是杨落,你是真的有意求取功名,还是仅仅为了一个男子呢?之后又陆续公布了探花跟榜眼,把太傅跟监正派出去,在跟他们一起商讨二甲的人选,好不容易弄出了二甲,赐进士出身,剩下的便是三甲了,中三甲的人是赐“同进士出身”,明显比二甲低了一层。二甲传胪,此人倒是好定,不过是十几分卷子,稍加筛选便可。三甲传胪,此人却十分难办,在几百号人里面选一个第一,凯风想想都头疼,几位大臣本想着自己今日是回不去家了,却不曾想凯风从二甲的试卷中抽出一份,不能避讳过尊亲王的名讳,完完整整的写了一个“棘”字,尊亲王当时行的是国丧,凯风亲自下旨,为表尊敬,逢着尊亲王的名讳,都要少一笔。
“如此,此人便退出二甲之列,定为三甲传胪吧。也不算朕冤枉她,实在是朕当时说的明白,此人却少了些避讳。”挑开了红线,可巧,此人居然是曹明。原来八面玲珑的人也会有吃亏的一天啊!也好,本就打算让她去国子监,若真是二甲,过半年只怕要留在三省六部,三甲传胪,去国子监也好。
名单一定,凯风便御笔亲书,写下一甲跟二甲的名单,至于三甲,后面自然会
【108】一甲状元(三更)-->>(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