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的。
若较真而言,此器无疑过烧而致釉色不正,开片严重,好在其釉色虽青中泛黄,倒也匀称,由于温度高,釉水尤其通透见骨,清亮莹澈,致使满身开片如薄冰乍裂,不仅有冰裂的“形”,更具冰清的质感,别有一种品格。
古陶瓷是泥与火的艺术,窑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每一件宋瓷都是天成之物,宋瓷这种独一无二的特性与明清官窑器不一样,需要我们长期积累经验心得去理解感悟。
我们还可以通过同类器的比较来体会本品的成功。
譬如这件南宋龙泉窑菱口折沿盘,是前几年纽约佳士得的一件拍品。
此器虽是玉质感较强的粉青色,但与本品相比明显相形见绌。
此器为八出菱口,口沿处没有类似本品的凸起白边,加上烧制过程中产生一些微小的变形,其菱花口看起来颇有些凌乱,远无本品的精准规整而不失流畅利落。
可资参考的同类器还有英国大维德基金会的一件类似藏品,也是六出花口,直径为17.7厘米,但高仅2.8厘米,似在烧制过程中产生一定程度的下塌,可俯视而不能侧观,器式上不如本品之秀挺隽逸。
此类花口盘的形制来源无疑是唐五代金银器,北河宽城出土的唐菱花形芝鹿纹三足鎏金银盘,即有类似的六出菱瓣式造型。
唐代金银器极盛,工艺发达,花瓣式造型的盘盏之类无论样式纹样都极为丰富,菱瓣口之外,还有葵瓣口或其他多曲花口,圆形器式之外,还有四方形、长方形、椭圆形等。
由于有金银器造型在前,各式瓷器花口盘似乎只是模仿,造型上似无多少创新意义,但从一种材料到另一种材料,绝非简单的依葫芦画瓢。
金银器的价值在于材料的稀有和贵重,金属具有延展性,工艺上较为稳定,只要提供材料,有工匠,即可照着模子做出八九不离十的成品来。
瓷器虽取材于泥,却是泥与火的艺术,有能工巧匠,却还得凭造化天成,因为窑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确定性极强,所以每一件宋瓷都是天成之物。
宋瓷这种独一无二的特性
第四三二零章 相貌清奇的南宋瓷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