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零一一章 老子要卖,儿子不卖的宝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和瓷器一样,一经问世就在不停的生产,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工艺品,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现在。

    如今市面上的景泰蓝绝大多数为新工艺品,仅有小部分是晚清民国时期的旧品;最好的景泰蓝当然是明景泰年间的制品,如果出现那就是国宝了。

    当然,清中期的景泰蓝,也是相当值钱的,毕竟珐琅发展到最鼎盛的时候,就是在清中期。

    老环卫工看了张天元一眼问道:“这位先生,我这的确是古玩?”

    “可惜了。”

    张天元叹了口气。

    从道德上讲,他很同情这个老环卫工。

    可怜的老人家也许扫了大半辈子的地,而且还不是正式编制。

    别人不去扫地就可以领政府津贴,而且还得了美名,他却要起早贪黑的去工作,还可能冒着生命危险。

    那么多新闻报道中都有提到过环卫工被汽车压死的事儿,让人不能不同情可怜。

    再看看老人家那粗糙的双手,根本都不像是人的手,更像是干枯了的树皮。

    人人都想一夜暴富,捡到古董,然后野鸡变凤凰。

    只可惜这种一夜暴富的神话永远只能存在于少数人之间。

    清中期的景泰蓝的确值几个钱,但这一件品相太差,而且明显是模仿明代的景泰蓝制作出来的,虽然时代的确是嘉庆年间,可是真卖不上价。

    张天元同情这个老人家,但他也不会做没原则的事情。

    他毕竟是商人,买下这东西可以,但不会出太高的价钱。

    “这个的确是古董,但价钱不算太高。”

    张天元直接说道。

    “多少钱?”

    老环卫工激动地问道。

    张天元实话实说道:“这东西的确是清中期的景泰蓝,但做工粗糙了一点,而且不是官窑的东西,而是民间仿造的。

    真要给你钱,不会超过五千。”

    “五千?五千也不少了,反正是我捡破烂捡来的,我一个月工资也才一千多块啊,这基本上就是我四个多月的工资了。”

    老环卫工看起来并没有失望。

    倒是张天元有点以小人之心

第四零一一章 老子要卖,儿子不卖的宝贝-->>(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