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上打几层生松木的办法。
俗话说:“水浸万年松”,松木不怕水,越浸越硬,有了松木当基础,在黄沙地和沼泽地上盖房也就万无一失了。
传说“独眼婆婆”指点建造曾屋时,曾有望公的妻子罗氏祖婆负责每天招待他,天天好酒好肉好菜好饭。
一来是感谢他,二来也怕他在做屋时故意搞坏风水,害了主家。
顿顿一只鸡,不可谓不丰盛。
但“独眼婆婆”留心一下,发现每只鸡都没有鸡腿和“鸡卿”(鸡胃),这两样都是客家人特别爱吃的,“独眼婆婆”吃不到当然不高兴,但她也不吱声。
房屋盖好后,罗氏祖婆除了送重金酬谢外,还雇人挑了一担礼品跟他一块回去。
“独眼婆婆”心里还是不痛快,没有致谢就走了,走到半路,他觉得饿了,就让雇工放下担子,拿出点东西来吃,打开食盒一看,里面满满地放着好多腊干好的鸡腿和“鸡卿”。
那是罗氏祖婆有心送给他回家过年的。
“独眼婆婆”心里很惭愧,自己错怪曾家了。
于是他什么也顾不上吃,赶紧回到曾家,还没等罗氏祖婆发问,“独眼婆婆”就叫拿梯子来,把梯子拿到二栋大厅的檐柱旁边架好后,她自己就爬到柱顶放下吊坠(木匠用的线坠)。
当吊坠离地面还有一米时,她就问:“到了没有?”
罗氏祖婆就回答:“麽到(没到)。”
他又放下一点,然后又问:“到了没有?”
罗氏祖婆又回答:“麽到(没到)。”
一连问了三次。“独眼婆婆”还是不把吊坠放下来,总是“麽到(没到)”。
之后他从梯子上下来,拿出斧头在柱子上轻轻地敲了三下,说道:“头也发,尾也发。曾氏家族世代发!”
说完,又一声不吭地走了。
原来,“独眼婆婆”心里有气,平时没吃到鸡腿和“鸡卿”,误以为曾家越有钱越“孤寒”(小气),她真的在盖房时搞事儿。
有意让大厅的一根柱子头
第四零零三章 小村庄里的大师-->>(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