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四九六章 皮城女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先要看看你制墨水平怎样,看你做的挺好开始做。

    为什么三年只做了三箱子,张天元估计是做的套墨,可能一箱就是一套,过程非常繁杂,要做很多墨模子,需要不停的刻,就跟刻印一样,刻出来是反的,做出来的墨才是真的,三年之后,回到徽州之时,他已经了解了宫廷御墨的样式,所以回去之后就名声大震。

    清代有制墨四大家,包括曹素功、汪节庵、汪近圣和胡开文,其中,曹素功、汪近圣、胡开文均在乾隆时期制作过,从时间上分析,曹素功本人所制御墨主要在乾隆早期;

    汪近圣跨越乾隆朝的大半时间段;

    胡开文是乾隆末年的墨家,所制御墨在乾隆末期后。

    胡开文在清朝所创产业延续至今,只是在民国之后,当钢笔、墨水开始在文人间流行起来,传统制墨业遭受到工业时代的影响而倒闭,就连早年大名鼎鼎的胡开文也成为文具制造商,传统制墨行业就这样因工业制墨的兴起而逐渐消逝。

    我们古代总是说书香,其实古墨是香的,用松烟烧,冰片跟麝香的味道也是防腐的,所以说书和纸是不会被虫蛀的。

    所以说我们现在没有人知道墨是什么的,想想我们小时候写毛笔字用的墨都是臭的。

    这箱子里头,除了一套乾隆时期的朱砂墨之外,竟然还有一套“西湖十景”的黑墨,保存竟然十分完整,闻着有阵阵奇香,当真不错。

    看了伙计一眼,张天元问道:“东西的确是好东西,开个价吧,如果合适的话我就买了。”

    他虽然看穿了这两种御墨,但伙计似乎只知道那朱砂墨是御墨,对于《西湖十景》并不是那么了解,以为是民国时期仿制的东西,因此开价并不算高。

    “这两件古墨,一口价,五万美金,不算贵吧?”

    五万美金,也就是三十多万人民币。

    其实这个价,当真不低了,但也算合理。

    虽然古墨曾经拍出过四百多万和八百多万人民币的高价,但毕竟不是每一款古

第三四九六章 皮城女警-->>(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